骨質疏松導致的骨折嚴重。據有關文獻記載,20%的髖部骨折患者,在確診一年內發生死亡者約50%左右,在發生該部位骨折后,多喪失自主生活能力,不能恢復傷前勞動能力,需他人輔助康復。除此之外,在臨床上的骨質疏松患者中,通常認為該部位的骨折定為最嚴重骨折。因此,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出現骨質疏松,一定要及時地進行醫治,避免引發此種情況。
骨質疏松由于全身骨含量降低,骨微結構破壞引起骨脆性升高、容易出現以骨折為主的全身性骨病。
隨著年齡增長和生活方式改變,發病率逐年上升。骨折部位中脊椎壓縮性骨折出現率最高。在老年人中,由于身體機能下降和各種疾病影響下容易出現骨質疏松癥癥狀,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腦血管意外等,這些都會加重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礙程度。因此要注意切忌迅速坐臥以免摔著,與此同時,骨質疏松患者也需補充鈣質、維生素D和其他藥物對鈣沉積有促進作用,恢復骨含量來降低脆性骨折的發生率。
老年骨質疏松導致骨折,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外科手術來進行。老年性骨質疏松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發生骨折等各種癥狀。老年人骨質疏松性骨折是否需要手術治療。老年人由于身體功能的減退,或有一些其他的內科疾病,會導致老人長期臥床,需要進行全面的檢查,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是盡快進行手術,否則會影響到老人的生存質量,嚴重的會引起一些嚴重的并發癥。
骨質疏松的人容易出現骨折。在骨質疏松癥病人中有20%會出現骨折。易發生骨折的原因及注意事項有:
1、老年人發生腕部、腰椎、臀部等多個骨折位置。
2、腕部骨折是老年人意外跌倒時用手腕支撐身體造成的骨折。
3、腰椎骨折多由髖部著地引起。
4、髖部骨折、腰椎壓縮性骨折,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
5、在做好預防骨質疏松的同時,還要做好老年人的保護工作,減少發生骨折的危險。
骨折后骨質疏松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骨折以后,采用保守治療或者長時間臥床,或者發生在做石膏固定或者支具固定長時間制動,長時間沒有負重,導致患者骨質疏松。是骨折后常見并發癥其一,但是并不影響其他骨組織。所以患者應在醫囑下加強營養,補充鈣質,多曬太陽,促進鈣吸收,同時進行康復性鍛煉,要避免過度運動影響骨折愈合,而未影響部位要進行功能性鍛煉,避免帶來繼發性的廢用性的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引起的經常性骨折。首先要針對骨質疏松進行治療。骨質疏松反復性骨折與患者自我意識、預防措施及嚴重程度有關。反復發生骨折應做到以下幾點,
1、骨折患者按照常規的骨折治療方法處理,
2、骨質疏松治療,補足維生素D及鈣劑,服用骨吸收抑制劑,反復骨折或骨折嚴重者服用骨形成藥物,
3、預防外傷,注意防滑,慢速運動,避免外傷。此外,適當進行戶外運動,做力量訓練,以平衡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