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后的并發癥具體如下:
1、感染:手術之后患者可能會出現局部紅腫、疼痛癥狀,如發現體溫升高,考慮存在感染現象,應引起重視;
2、脫位:患者在手術之后,由于關節活動受到限制,患肢縮短,容易出現假體脫位的情況;
3、坐骨神經損傷:如果患者出現了小腿麻木、足下垂的情況,可能是由坐骨神經損傷所致,需立即接受檢查。
全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要點有防止感染、預防血栓等。
對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后患者來說,首先要防止感染,這是非常關鍵的,因為感染了這些就會爆發出來,預防感染仍然很關鍵,需使用消炎藥,此外,傷口還需經常清洗和換藥。術后仍以防止血栓形成為主,有必要進行積極抗凝治療,需主動下地活動,可達到活動關節、鍛煉肌肉之功效,恢復關節活動度及肌肉力量、防止血栓形成,也很關鍵。
全髖關節置換術后脫位的主要原因來源于醫生的操作技術,次要原因來源于病人。如果假體安放的角度稍有偏差,就會使脫位的幾率可能增加到200%或300%,即使患者十分小心也會出現脫位情況。其次是患者本人的因素,過早的進行功能鍛煉、做極限的動作,這些都會導致關節囊的再次撕裂,假體脫位。因此,進行全髖關節置換手術,一定要到專業的機構,找專業的醫生,并且要聽醫生醫囑。
髖關節置換術后并發癥有髖脫位、下肢靜脈血栓、傷口感染等。髖關節置換手術有很多的并發癥。當病人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時,如果出現關節囊破裂或股骨頭脫落,則會導致髖脫位。如果使用人工假體,無法達到對側肢體的同樣長度,則會產生不同的下肢長度。下肢靜脈血栓、異位骨化、傷口感染、傷口不愈合等都會導致。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并發癥會對術后的功能造成很大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威脅到病人的生命。
髖關節置換術后的注意事項通常有避免使用矮小椅子、糾正不良姿勢。
1、避免使用矮小椅子:在髖關節置換術結束后,患者應盡量不要用矮小的椅子,以免引起髖關節錯位。
2、糾正不良姿勢:在接受髖關節置換術之后,患者應注意糾正姿勢,不要翹起二郎腿。此外,建議患者盡量避免彎腰,以免發生髖關節脫位。
進行康復訓練的時候,患者可以使用助步器,以預防摔跤,又可以進行髖關節的功能鍛煉。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災難性并發癥有髖關節脫位和下肢靜脈血栓,還有骨質疏松;颊咝g后若行下蹲、盤腿時可誘發關節脫位。下肢靜脈血栓在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早期可發生。特別小心關節感染,因為一旦出現感染,就要面臨再次甚至多次手術,后果嚴重。所以不能做太重的勞力活計,充分的休息,適當的鍛煉,不能劇烈的運動。多吃綠色有機食品,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