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產后肺栓塞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抗凝藥,比較常見的抗凝藥有低分子肝素等。需要適當的調整體位,不要長時間的久臥,可以適當的做床下活動,能夠防止下肢出現靜脈血栓的現象。也需要觀察自身的癥狀,如果出現了肺栓塞的現象,不用過于焦慮,需要進一步做肺動脈CT以及肺動脈核磁共振查看病情的輕重程度,通常會選擇溶栓的方式治療。
產后肺栓塞主要是由于血栓栓塞所致。肺栓塞是指脂肪栓塞綜合癥、羊水栓塞、空氣栓塞等多種疾病的總稱。在孕期,孕婦的血液會出現高凝狀態,因為子宮的膨脹會對腹部靜脈造成一定的壓力,從而影響到血液的回流,從而造成下肢和盆腔靜脈的曲張。因此,產后要注意盡早下床,多活動,避免出現莫名其妙的缺氧、呼吸困難等情況。一旦出現要早發現,早治療。
通常情況下,骨折后的肺栓塞一般都是在股骨或者是脊柱手術的患者身上發生的,如果患者合并了高血脂、糖尿病,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和血脂。圍手術期患者可以口服利伐沙班或低分子肝素,持續使用到術后三周,可以有效的減少術后肺栓塞的發生。
對于下肢骨折手術后的病人,建議早期進行肌肉收縮運動,防止血栓的形成,可以適當的給予彈性襪或者下肢靜脈泵等運動,可以減少肺栓塞的發生。
剖宮產存在肺栓塞風險,可為脂肪栓塞、羊水栓塞,還可因剖宮產術后長期臥床,造成雙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深靜脈血栓形成脫落后誘發肺栓塞。由于胎盤和胎膜殘留以及子宮收縮乏力等原因造成了患者體內大量血液滯留于宮腔內。因此,手術時要慎重,產后第一周為栓塞的多發期,產婦要盡早下床,并且進行適量的鍛煉。
另外,還要注意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肺動脈高壓和肺血管病變等并發癥。對于臥床病人應進行下肢和足部按摩,改善血液循環。
產婦肺栓塞的癥狀有呼吸困難,胸部疼痛,咳血以及暈厥等。
肺栓塞輕者可無癥狀,重者表現為低血壓,休克,甚至猝死。產婦生產后突然發生呼吸困難及氣促是肺栓塞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有少部分患者會發生三聯征。產后肺栓塞通常是由于產婦下肢靜脈受壓,很有可能血液粘稠,血液狀態高度凝固。孕婦的肺栓塞發病率高于非孕婦的發病率,自然產后和剖腹產術后發病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