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積液一般采取胸腔穿刺術進行治療。通過胸腔穿刺把患者胸腔內積液抽出,來減輕患者的癥狀。如果是細菌感染導致的胸腔積液,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甲硝唑、青霉素等藥物。肺結核感染導致的胸腔積液,可以口服利福平、異煙肼等抗結核藥物,同時還可以口服糖皮質激素。急性期、高熱的患者要臥床休息,胸痛時可以采用患者的側臥位,出現呼吸困難時可以半坐臥位,癥狀減輕后可以進行鍛煉,但要避免過度勞累、著涼。
少量胸腔積液一般通過醫院的常規消炎藥對癥治療就可以了。如果是普通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勞累等原因,都會導致少量的胸腔積液,如果是輕微的胸腔積液,可以在醫院進行消炎的對癥處理。在經過一周或兩個星期的觀察和消炎治療后,再做CT或B超檢查,檢查有沒有被吸收。如果反復治療仍有積液,或者反復發作,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不過,如果是身材消瘦的老人,CT顯示有少量的粘連,這是很正常的,不需要特別的治療。
小兒胸腔積液,胸膜增厚,因為其滲漏的性質和滲出液的性質不同,會對胸膜造成一定的刺激,從而導致胸膜增、胸膜粘連等。因此,如果發生了這種情況,就應該及時的進行治療,例如感染導致的胸腔積液,需要采取抗干擾治療。之后是胸膜粘連,胸膜增厚,等原發病癥痊愈后,會逐漸好轉。
因此,現在的治療方法是以治療原發性胸膜增厚為主,一旦痊愈,自然就會有所好轉。
小兒胸腔積液需要判斷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對于小兒胸腔積液的患兒來說,需要進行詳細的檢查,明確胸腔積液的性質。如果是感染性引起的這種滲出性的胸腔積液,主要采取以控制感染為主。必要時,需要進行反復抽取胸腔積液。對于一些先天性的發育畸形,比如乳糜胸一些漏出性的,主要采取閉式引流。最為重要的是明確胸腔積液的性質,然后根據情況選擇恰當的治療方式。
肺炎旁少量胸腔積液可以服用抗生素進行治療。要根據導致胸腔積液的原因,選用2代、3代頭孢菌素、β-內酰胺、β-內酰胺酶抑制劑,同時還需要配合甲硝唑、林可霉素等藥物。有可能是軍團菌感染,可以在胸腔置管的情況下應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肺部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再加上適當的引流術,就可以使患者的胸水得到改善。
肺炎會引起合并胸腔積液根據病情分析,可以分為以下三部分進行治療。一、一般治療,患者要盡量臥床休息,多喝水,吃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二、對癥治療,肺炎合并胸腔積液的患者一般都會出現發燒和咳嗽的癥狀,根據癥狀使用相應的止咳退燒藥物。如果胸水較多,可以使用胸腔穿刺進行引水。三、根據病原體進行治療,肺炎一般是由于細菌性肺炎或者是結核性肺炎,患者可以使用抗菌藥物或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