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急性間質性肺炎的病因有很多,這種情況下需要根據病人的病史,用藥史來綜合進行判斷,例如患者在已經有病毒感染的情況下,有可能會引起間質性肺炎,通常情況下一些心衰患者也會表現為間質性水腫,而其他病原體,例如支原體和衣原體,都有引起間質性肺炎的可能性,要根據具體的病因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做到更好的對癥治療。
急性間質性肺炎比較罕見,它是肺的急性損傷性病變。起病急劇(數日至數周內),表現為發熱、咳嗽和氣急,繼之出現呼吸衰竭,不論其確診時為早期還是晚期,都應立即進行治療,以使新出現的肺泡炎吸收好轉,部分纖維化亦可得以改善并可阻止其發展。早期應用皮質激素治療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而在治療過程中配合應用中醫潤燥養陰、活血化瘀、軟堅消痰、培補脾腎等治療原則, 也有不可低估的防治作用。
指導意見:
通過對近80000名哮喘患者的臨床驗證發現,“迷走神經阻斷療法”的副作用幾乎接近于零,臨床上尚未發現有不良反應的病例。經治療3-7個療程后,其中,治愈者79195例,顯效者75398例,無效者44例,愈后者經隨訪3年,均未復發。
病情分析:
意見建議:病因已明 (1)吸入無機粉塵:二氧化硅、石棉、滑石、銻、鈹、煤、鋁、錫、鐵。 (2)吸入有機粉塵:霉草塵、蔗塵、蘑菇肺、飼鴿者病、棉塵、合成纖維、電木放射線損傷。 (3)微生物感染:病毒、細菌、真菌、卡氏肺孢子蟲病、寄生蟲。 (4)藥物:細胞毒化療藥物、白消胺、環磷酰胺。 (5)癌性淋巴管炎;肺水腫。 (6)吸入氣體:氧、二氧化硫、氯、氧化氮、煙塵、脂類、汞蒸氣
病情分析:間質性肺炎有很多原因引起,但是大多數不明確。現在明確的病因主要是生活和工作中接觸的無機類粉塵和有機類粉塵和一些有毒氣體。另外有些藥物和微生物也會引起。
意見建議:
病情分析: 間質性肺病 是以彌漫性肺實質、肺泡炎和間質纖維化為病理基本改變,以活動性呼吸困難、X 線胸片示彌漫陰影、限制性通氣障礙、彌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癥為臨床表現的不同類疾病群構成的臨床病理實體的總稱。
意見建議:間質性肺炎大多由于病毒所致,主要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其中以腺病毒和流感病毒引起的間質性肺炎較多見,也較嚴重,常形成壞死性支氣管炎及支氣管肺炎,
你好,肺炎是比較嚴重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般可考慮通過積極抗菌消炎治療來改觀癥狀,當然必要的對癥治療如祛痰止咳定喘等也是不容忽視的,常用的可選擇安溴索、氨茶堿等。還可吃些肺寧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