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癲癇發作期,可由專業醫生針刺水溝、百會、內關等穴,或后溪、涌泉等穴,如不針刺,還可指穴推拿。持續期,可在耳尖放血,或刺絡拔罐等方法進行干預。發作后期可以配合推拿療法,間歇期可針刺印堂、太沖、豐隆、間使等穴,再根據具體辨證。痰火者可按摩內庭、曲池等穴位,風痰者可按摩陰陵泉、風池、合谷等穴。
癲癇病發作按脖子的穴位通常是沒有太大效果。可以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治療,癲癇越早醫治的療效越好,任何疾病都是越早醫治的療效越好,如果延誤診治將對腦組織造成傷害,尤其是癲癇大發作,幾乎每次發作都會引起腦細胞損傷。
治療癲癇的穴位常用的穴位為水溝、百會、內關、昆侖、涌泉,如果癲癇的程度比較嚴重的時候可以加上十宣。水溝穴就是常說的人中穴,百會在頭頂上,前發際線正中直上1.5寸。昆侖穴在足踝處,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十宣在手指上,十宣是十個手指尖。
急性發作期的癲癇病人,可以選取百會、水溝、后溪、涌泉等四個穴位,采取點刺方法治療即可。間歇期的病人可以取鳩尾、間使、大椎、腰奇、豐隆、太沖等六個穴位治療,治療方法是點壓。同時病人還可以用砭石在督脈、任脈背胸段采取劃法或刮法等進行治療。
特效穴位是胡編亂造的,患有癲癇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治療。有些器質性腦病的癲癇患者可能需要終身服藥。癲癇采用傳統中藥天麻、琥珀、羚羊角、麝香、柴胡、桂枝、石菖蒲、青陽參、白僵蠶、鉤藤、羊癇草、珍珠母、鐵膽粉、龍戟草、甘草等配合治療,見效快,療效確切.這些藥物配合使用具有扶正祛邪,安神鎮靜,活血化淤,祛濕化痰,醒腦開竅、健脾補氣、填精益髓等功效,從根本上調理臟腑機能。
穴位水針法,也叫做穴位注射,就是將水劑中西藥物注入穴位,利用穴位的刺激和藥物的藥理來達到治療疾病的方法。治療癲癇的穴位水針法有當歸液穴位注射,主穴取大椎、陶道、脾俞、肺俞、腎俞、三陰交,足三里、豐隆、孔最,配穴是百會、內關。每次取3穴,督脈穴,背俞穴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