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腦門心大概是在1歲~1歲半的時候閉合。
寶寶剛剛出生的時候,腦門心一般是沒有閉合的,大約有1~2cm,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寶寶的顱骨也會隨之生長,從而增大,在寶寶出生6個月左右逐漸骨化,然后開始逐漸變小,一般再寶寶1歲~1歲半的時候可能會閉合。在日常生活中,給寶寶戴好帽子,盡量不要讓寶寶的腦門心受涼;還應該注意不要擊打寶寶的腦門心,以免導致腦部受傷。
寶寶腦門通常來講就是囟門,是由于寶寶骨骼沒有發育成熟從而出現的間隙。通常來講,寶寶腦門閉合在一到兩歲,有的寶寶會出生三個月以后就閉合,有的寶寶會出現12個月到18個月才會閉合。在寶寶腦門閉合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給寶寶多補充一些鈣元素,但是不能刻意去補充鈣元素,否則會影響寶寶腦部的發育。
嬰兒的前囟門通常在出生后十二到十八個月閉合,后囟門出生以后二到三個月內閉合。
前囟門是由額骨和頂骨構成的菱形間隙,出生時的斜徑為1.5~2cm,出生后幾個月內隨著頭圍的增加而增大,6個月后會逐漸縮小,正常情況下,出生后12-18個月就會關閉,有些孩子可能會延遲到2歲。后囟門由頂骨和枕骨的骨縫組成,呈三角形,在出生的時候或者,出生以后二到三個月內閉合。如果出現閉合異常的情況,要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后治療。
在一歲半到兩歲左右閉合,囟門閉合的早晚,跟兒童的發育、營養有密切的關系,像有些疾病,比如佝僂病,比如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這些疾病可以導致骨骼生長發育的延遲,可以導致閉合的延遲,囟門的閉合太早,對小孩也不利,囟門閉合早,就是說明頭顱,往外擴展的范圍比較小,容易導致大腦的生長發育受限。
孩子的囟門,監測多半是指前囟門,常規在一歲至一歲半左右閉合,會有少部分孩子到2歲左右閉合。如果沒有其他特殊不適,屬于正常范圍。有部分孩子在囟門監測過程當中,會大于或者小于同齡孩子。
大多數的寶寶且囟門應于出生后18-24個月閉合,有個別寶寶閉合會稍晚一點,但只要體重、身長、頭圍和神經系統發育正常,就不需要擔心。家長不要過于關注囟門的大小,而是應該持續的監測孩子頭圍的增長,如果頭圍的增長正常,其實孩子囟門早閉合、晚閉合都是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