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開心,小兒細菌感染、發燒引起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
1.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可能是小兒身體受涼,使抵抗力下降,繼發細菌感染引起肺炎,從而容易導致發燒。
2.腸道感染:如果小兒誘發腸道感染,可能會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癥狀,還可能會出現發燒的癥狀。
3.泌尿道感染:如果小兒誘泌尿道感染,發可能會出現尿急、尿痛等癥狀,如果未及時治療,就可能會出現發燒的癥狀。
小兒細菌感染,細菌多是大分子物質,特別是細菌內毒素,分子量非常大,不能通過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而是通過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核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使其產生并釋放內源性致熱源,然后內源性致熱源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而引起發熱。
發燒是人體對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防御性反應,說明人體的免疫系統正在努力的消滅病菌,不要過于擔心,一般體溫在37.3-38℃之間為低燒,38-39℃之間是中燒,超過39℃為高燒。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建議選擇物理降溫的方法,超多38.5℃建議服用退燒藥物治療。
小孩細菌感染多是由于食物污染所引起的,當小孩兒吃了一些被細菌所污染的食物之后,細菌侵入體內,則會引起小孩細菌感染,也有可能是由于小孩多次接觸戶外不干凈的東西,所引起的細菌感染。當然也有可能是由于小孩免疫力差、受涼、營養不良、感冒等多種情況,讓細菌侵入身體,所造成細菌感染,要保持寶寶身體干凈干燥,注意飲食清潔,避免進食細菌污染的食物。
由于免疫力低下,或是有一些慢性的基礎疾病,導致細菌感染導致的發熱。
1、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的人,很容易被病菌入侵,引起細菌感染,引起反復發熱。
2、慢性基礎疾病:長期服用藥物來抑制機體的抵抗力,因此,人體的抵抗力會比普通人更高,因為細菌入侵人體后,會在體內大量繁殖,從而產生代謝產物,從而引起身體的溫度上升。
一般情況下,病菌導致的發熱不會傳播,而是由病菌自身造成的,通常通過接觸傳播、飛沫傳播等方式傳播。38.5攝氏度以下可以選擇用熱水擦拭等物理降溫措施,如果體溫高于38.5攝氏度,可以口服一些退燒的藥,如布洛芬等,不過一上來就不要亂吃,否則會造成延誤。需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全面的檢測,明確感染源,根據藥敏情況選用敏感的抗菌藥物。如果出現發燒的情況,建議患者及時去醫院就診,查明病因后對癥治療,有利于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