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兒童睡眠障礙的治療方法有支持治療、藥物治療等,具體內容如下:
1.支持治療:兒童睡眠障礙采取支持治療是較為常見的方法之一,通過父母的支持、鼓勵和安慰,有助于兒童對睡眠質量的改善。
2.藥物治療:兒童出現睡眠障礙的情況,通常還可遵醫囑使用苯海拉明、地西泮等藥物。苯海拉明作為一種溫和的鎮靜劑,必要時可用于夜驚兒童。
一般情況下,小兒失眠的最常見表現為經常翻身、四肢抽搐、頻繁搖頭、失眠等。具體內容如下:
常是2-5歲的小孩,出現心跳加快、出汗、瞳孔散大等癥狀,應做腦電圖,明確其病因。一般的治療方法都是以行為療法為主,一般都要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可以口服一些鎮靜類的藥物。家長可在患兒身體耐受下帶領其適當運動,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患兒家長應遵醫囑按時帶患兒復查,一般建議患兒每半年復查一次。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父母的支持、鼓勵和安慰對睡眠問題的解決是相當重要的。應了解孩子潛在的憂慮并隨時給以可能的支持,決不能粗暴地恐嚇和懲罰。日常飲食避免高糖,并且多予以精神鼓勵。
兒童睡眠障礙是由睡眠時間不足及一系列相關癥狀構成。相關癥狀包括打呼嚕、喉頭哽咽、呼吸暫停、張口呼吸、睡眠不安、多汗、肢體抽搐、夢話、磨牙、夢游、遺尿等,父母的支持、鼓勵和安慰對睡眠問題的解決是相當重要的。
兒童睡眠障礙的類型主要包括:睡行癥:發病率為1%-15%,睡行癥一般在入睡15-120分鐘內出現,會下床行走并完成簡單活動,且醒后對所出現的睡行癥無印象,多數是由于在12歲前腦發育不完善導致;2夜驚癥:多發于4-7歲男性患兒,在發作期間會呼喊,醒后出現部分遺忘;夢魘:夢境比較可怕,嚴重者可能出現幻覺,醒后意識較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