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寶寶發燒,家長帶寶寶前往正規醫院,艾灸大椎穴進行治療。具體內容如下:
大椎穴具有統率、督促全身陽經的功效,能夠調和陽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退熱的作用,因此,寶寶發燒,家長可以及時帶寶寶前往正規醫院,艾灸大椎穴進行治療,可以加快血液循環,促進身體排毒,促進體內新陳代謝,從而能夠調節體溫,起到退燒的效果。
寶寶發燒推拿的部位有大椎穴,合谷穴,太陽穴,以及足三里曲池穴等。但是在選擇推拿按摩的時候,一定要盡量的選擇一些專業的機構,不可以自行在家里進行推拿按摩。注意觀察孩子的身體變化,如果出現異常應該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通常來說,寶寶發燒用酒精擦頭部、腋下、四肢與背部等部位。
寶寶發燒,家長可以用冷毛巾擦洗寶寶的全身,也可以用冰袋冷敷寶寶的額頭,這樣有利于緩解癥狀,同時可以使用酒精擦頭部、腋下、四肢與背部等部位,有助于降低體溫,但如果治療效果不好,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常用的藥物主要有小兒柴桂退熱顆粒、雙黃連口服液、清開靈顆粒等。
你家寶寶發燒的話可以使用艾灸讓他的體溫下降,但是如果二九以后體溫還是沒有明顯的下降的話,還是得需要口服退熱的藥物去緩解他的癥狀,在必要的時候可能還得需要配合物理降溫的方法。具體藥物的用法用量那就要根據醫囑執行,不能亂用藥物,在家里做護理當中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的體溫變化以及精神,食欲。睡眠等。
需要積極物理降溫或者選擇退熱的藥物調理較好,單純按摩等意義不大,應該觀察病因,如果有細菌性感染的情況還是需要聯合抗生素的,不能隨便按摩,因為不恰當的按摩會導致癱瘓。
當寶寶剛開始發燒的時候,其后頸、前胸一般會特別的燙。當發燒達到一定高度時,其額頭、手心、腳心等通常會特別燙,此時家長用手摸一下就能感覺得到。建議家長及時用體溫計測量體溫,可以準確的判斷孩子是否發熱,也可以用肛表測量直腸溫度,尤其是對小嬰兒而言,會較為準確,還可以測量寶寶腋下和頸部的溫度。當腋溫超過三十八度五以上時,建議服用退熱藥,以緩解寶寶因發熱引起的不適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