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寶寶發燒退燒藥不管用,可以通過及時就醫換藥、物理療法等方式進行治療。具體內容如下:
1.及時就醫換藥:如果寶寶發燒后吃的退燒藥不管用,家長可以及時帶寶寶就醫換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小兒布洛芬栓、對乙酰氨基酚干混懸劑等藥物進行治療。
2.物理療法:家長還可以使用冷毛巾,冷敷寶寶的額頭、腹股溝、腋窩等部位,從而改善發燒的情況。
寶寶發燒39.5度吃退燒藥不退燒,應該做以下處理:
第一,寶寶發燒39.5度吃退燒藥不退燒,家長應該檢查退燒藥劑量是否太少,如果太少,可以遵醫囑適量增加劑量,退燒效果才能比較好。
第二,家長可以適當給寶寶喝溫水、低滲口服補液鹽,糾正其脫水狀態,有利于退燒。
第三,家長可以采取措施給寶寶進行物理降溫,比如洗溫水澡,或者用溫水擦浴,或是貼降溫貼。
需注意,除了以上治療措施之外,家長應該帶寶寶到醫院根據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可以使用對肛門栓劑進行退燒治療,發燒多數是由于體內有急性炎癥,刺激機體體溫調節中樞所致,兒童考慮是受涼引起的病毒感染所致的感冒,可以進行抗病毒藥物治療。
發燒一般不超過38.5攝氏度則不必要用退熱藥物治療,可以選擇物理降溫,比如多喝一些熱水,促進發汗降溫,并且補充水分,可以用退熱貼,若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則需要吃退熱藥,若體溫仍然不下降,可以打退熱針治療。
寶寶發燒如果體溫不超過38攝氏度,可以貼退熱貼,肛門塞退熱栓,酒精擦拭寶寶的手心,腳心,腋下等血管豐富的部位,降溫散熱,如果體溫超過38攝氏度,則應口服退熱藥物,多飲水,注意休息。
寶寶發燒用了退熱栓不管用,考慮寶寶本身的調節體溫的神經中樞沒有發育完全,不能夠很好的調控體溫的變化情況。這種時候可以靜脈點滴輸液,促進寶寶的排尿排汗,降低體溫,必要時可以用溫度較低的生理鹽水給寶寶做灌腸退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