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孩子換牙順序是先磨牙,再切牙,先下頜,再上頜。
一般情況下小孩6至7歲時下頜乳中切牙開始脫落,長出第一顆恒牙,然后長出第一磨牙。之后按側切牙、尖牙的順序依次更換。大概到11歲時所有乳牙都會更換成恒牙。換牙過早或換牙過晚都屬于異常現象,需要及時就醫。健康的牙齒結構需要健康的身體和適當的食品,包括蛋白質、鈣、磷及維生素C、維生素D等營養素和甲狀腺激素,食物的咀嚼利于牙齒的發育。
6~7歲時下頜的乳中切牙開始搖動、脫落,不久,在此處長出恒中切牙;同時,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長出第一磨牙。此后,其他牙也陸續替換。恒牙的單尖牙和雙尖牙,也是在同一位置的乳牙脫落后,才能長出來。直到12~13歲,乳牙全部脫落,恒牙替換完畢。再以后,單出恒牙:12~14歲在第一磨牙后面長第二磨牙,18歲以后長第三磨牙。有些人沒有第三磨牙也屬正常現象。
人的一生有兩副牙齒,一般2-2歲半的時候,乳牙開始出齊。6歲以后乳牙開始脫落換成恒牙,先出第一磨牙,12歲以后出第二磨牙,17歲以后出第三磨牙也就是智齒,恒牙一共32個,一般于20-30歲時出齊,也有終身不出第三磨牙的。
人類乳牙一共有20顆,從半歲開始,無牙開始萌出,到兩歲半左右乳牙基本發育完成,直到六歲左右,乳牙才開始脫落。12歲至14歲左右,換牙結束。乳牙的患牙順序是:上下乳中切牙,上下乳側切牙,上下第一乳磨牙,上下乳尖牙,上下第二乳磨牙。還有另一種換牙順序是:上下乳中切牙,上下乳側切牙,上下第一乳磨牙,上下第二磨牙,上下乳尖牙。
通常情況下,兒童換牙的順序為上頜牙齒為6,1,2,4,3,5,7;下頜牙齒為6,1,2,3,4,5,7。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牙齒的替換順序對于牙齒的正常排列和咬合關系的建立非常重要,如果萌出順序發生改變,可能出現咬合異常。經常發生順序變異的牙位是下頜第1前磨牙和尖牙,上頜第2前磨牙和尖牙。乳切牙或第1乳磨牙發生根尖周炎時,需及時進行治療,防止尖牙出現唇側錯位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