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過敏性丘疹性蕁麻疹可以通過日常護理、使用藥物等方式進行處理,具體內容如下:
如果出現過敏性丘疹性蕁麻疹的情況,建議患者做好個人的衛生護理,避免用手抓撓患處,以免加重病情,還應保持清淡飲食,可以適當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有利于身體健康。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如氧化鋅乳膏、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
病情分析: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在接觸過敏原的時候,會在身體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這些產生斑塊的部位,會發生發癢的情形,如果沒有停止接觸過敏原并加以治療,出疹發癢的情形就會加劇.有感染時常須應用抗菌素,對某些食物過敏時暫且不吃.
意見建議: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蕁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蕁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難確定或不能發現病因.治療除用抗組胺藥外,可使用利血平,氨茶堿,安絡血,6-氨基已酸,維生素K,維生素E,維生素B12,組胺球蛋白,轉移因子,普魯卡因等.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風團”,中醫稱為“癮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蕁麻疹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主要有:昆蟲叮咬,冷、熱、風、日光等的物理性刺激,花粉、萱麻等植物性刺激,食入魚、蝦、蟹等“發物”,注射血清、青霉素等藥物,病灶感染或腸寄生蟲感染產生的毒性物質刺激等。胃腸功能紊亂,內分泌功能失調,代謝障礙,神經精神創傷等也可引起蕁麻疹。
蕁麻疹的臨床特點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色、淡紅色或瓷白色的風團,這種風團常突然出現,數小時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跡。
蕁麻疹可反復發作,慢性者可反復發作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瘙癢難忍。
祖國醫學認為蕁麻疹主要是風、濕、熱邪蘊于肌膚所致,或因血熱又感外風而發病。
急性蕁麻疹的中藥治療以祛風、清熱、祛濕為主:
處方一:荊芥10克,防風10克,紫草30克,黃芪30克,苦參20克,地膚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處方二:麻黃10克,蟬蛻10克,連翹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蘚皮20克,水煎服。
以上兩方可任選一方內服。
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可導致血虛,血虛生風,形成惡性循環,中醫理論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應加用養血滋陰的中藥。
處方:生地20克,首烏2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荊芥10克,大棗30克,人參葉30克,水煎服。
蕁麻疹的中藥治療主要采用內服法,如皮膚瘙癢難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蒼耳草、荊芥、紫蘇葉、百部等中草藥任選1~2種,各120克煎湯外洗。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全身療法:內服抗組胺劑、維生素C等。局部治療:可外用各種止癢洗劑,如1%~2%石炭酸爐甘石洗劑、復方明礬洗劑、達克羅寧乳劑及各種皮質類固醇激素乳劑等,若有繼發感染可在洗劑中酌加0.5%依沙吖啶(利凡諾)或0.2%呋喃西林等。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避免誘因注意衛生,,避免不良刺激,注意藥物因素引起的過敏。
指導意見:結合病情及臨床表現可選用特非那丁和西替利嗪治療.嚴重時可以使用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片治療,局部瘙癢嚴重或者皮 疹可以使用爐 甘石洗劑或氧化鋅洗劑以及派瑞松乳膏,都可達到暫時的療效
指導意見:您好,丘疹性蕁麻疹是蕁麻疹中的一種。多是由于蟲咬引起的,建議口服,撲爾敏敏和氯雷他定,外用爐甘石洗劑或者是無極膏進行治療。治療期間注意飲食不吃辛辣食物海鮮貝類。不要用熱水燙洗患處,更不要用手用力撓抓,以免引起感染加重病情,祝寶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