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上有一個肉疙瘩,有瘙癢的癥狀,有可能是外痔、混合痔引起的。
這種肉疙瘩的質地比較柔軟,不會有明顯的疼痛,主要是由于長期便秘、蹲廁時間過長,導致肛門直腸靜脈曲張。也有可能是肛門內的腫物脫出引起的,如內痔脫出、直腸息肉、肛乳頭瘤脫出等。后者通常是要做外科手術的。不管是上述哪一種,都會引起腸道液體從肛門排出,對肛周的皮膚產生刺激,從而引起瘙癢。患者應該盡早前往醫院,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如果肛門口有肉疙瘩,可能是外痔、混合痔。首先要檢查肛門有沒有疼痛和不舒服。如果是單純的肛門部位有皮贅或肉塊腫物,需要考慮是否存在。有可能是慢性期的外痔。日常生活中要盡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大便后可以用淡鹽水沖洗肛門。急性發作時會有肛門局部疼痛、便血、肛內痔核脫落等癥狀。可以選擇外用痔瘡膏、痔瘡栓,也可以選擇手術。
嬰兒肛門有肉疙瘩,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結腸息肉和直腸息肉:即結腸或直腸組織的息肉,在嬰兒的肛門用力時,可能會突出肛門,放松后又可回縮、消失,一般建議手術切除;
2、肛周膿腫,可能會導致嬰兒的肛門附近腫脹,出現肉疙瘩,建議局部用碘伏消毒,也可以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必要時可以將膿腫切開引流;
3、脫肛,這也是常見的現象之一,一般可以自行觀察,多可自愈。
肛門上長肉疙瘩,最常見的是結締組織外痔,也稱作炎性外痔,多數是由于血栓性外痔萎縮之后遺留的。在肛周可以發現明顯的結締組織皮垂,局部有觸痛,在排便的時候,有異物感或者便不盡感。每當勞累或者熬夜之后,可能會誘發局部痔瘡發作,表現為排便帶血。有效的治療辦法,是進行手術切除。
一般情況下,肛門有疙瘩可能是痔瘡引起的,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痔瘡通常會伴有局部的包塊脫落、肛門疼痛、糞便中有血等情況。如果病情較輕,可用馬應龍麝香痔瘡栓劑肛塞,或外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如果脫出次數較多,而且每次脫出都要用手將其推入肛門,或是徹底脫離肛門,從而導致嵌頓性混合痔,可以采用混合痔外剝內扎術,也可以采用痔上粘膜環切釘合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