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十一個月小孩發燒,如果溫度不高,可以多喝熱水、用溫水擦拭皮膚、頭置退燒貼的方法來治療,同時需要密切觀察病情和體溫的變化。
當溫度高于39℃,并且物理降溫的效果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退燒藥,比如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栓等。治療期間家長要注意給寶寶保暖,適量喝溫熱水,促進新陳代謝,有利于促進寶寶身體恢復。
一般情況下,4個月小孩發燒38度,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方式進行治療。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四個月的寶寶體溫38℃,一般是低燒,發熱說明是有病毒感染,需要及時到附近的醫院進行檢查,通過血常規檢查、C反應蛋白檢測,判斷是否是病毒感染所致,若確診為病毒感染,可以服用四季抗病毒合劑,也可以服用小兒抗感顆粒進行抗病毒、清熱解毒等藥物;其次,要經常測量孩子的身體溫度,發現孩子的腋下溫度高于38.5攝氏度,可以服用美林滴液等退燒藥,還可以配合物理治療來進行退燒,比如降溫貼;如果孩子的血象升高,主要是嗜酸性粒細胞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說明是有細菌感染,可以使用希刻勞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
5個月小孩發燒需要通過物理降溫、使用藥物等方法進行處理。
5個月小孩發燒時,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度,一般可以采取物理降溫的方法進行處理,可以用溫濕毛巾擦拭小孩的額頭、頸部、腋窩、肘窩、腹股溝、四肢等位置,有助于散熱;如果體溫超過38.5度,需要按醫囑給小孩使用藥物進行治療,比如小兒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片、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等。
三個月小孩發燒可以通過物理治療、多喝水、藥物治療等方式進行治療,具體分析如下:
三個月小孩發燒,要根據孩子的體溫來判斷,如果體溫超過38.6℃,可以用藥物進行治療,因為此時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比較差,所以要及時的進行治療,避免孩子繼續發燒,導致肺炎。38.6℃以下的時候可以進行物理降溫,用溫水擦拭寶寶腋窩、手腳、頸部等部位。多給孩子喝水,這樣可以補充流失的水分。
6個月的小孩出現發燒,要看小孩發燒的程度,如果是低燒或者中度的發燒,可積極治療原發病,消除病因,若發燒比較高,如出現高燒或者超高燒的表現,可以給孩子服用解熱鎮痛藥。同時配合物理降溫的方法,通過冰袋或冷毛巾冷敷的方法進行,發燒得到控制,體溫恢復正常。
小孩發燒39℃需要用退燒藥或物理降溫,以作退熱處理。在用退燒藥的同事用溫熱水泡澡,讓孩子多喝點熱水。如果孩子反復發燒,體溫不容易退下去,比如用退燒藥之后,孩子發燒仍持續在39℃以上超過2個多小時,最好去醫院把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查一下,看孩子發燒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合并有細菌感染,可配合吃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精神狀態也比較好,可以在家里退燒處理,觀察3-5天。建議觀察孩子的情況,必要時去兒科做一個檢查,查看發燒的原因,讓孩子多喝水,室內要定時通風,清淡飲食和禁忌生冷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