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兒童發燒38.5℃以上可以服用退燒藥,具體分析如下:
如果發燒持續發燒,,兒童發燒38.5℃以上可以服用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進行退燒,還可以服用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散、牛黃清心散等輔助治療;或者采用冰袋枕頭、降溫貼貼敷、推拿穴位等方式進行降溫降溫,但持續高熱時間在2個小時以上要及時就醫。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加強營養攝入,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38℃以下的兒童需要服用退熱的藥物,如果體溫高于38℃5,就會出現高熱驚厥。如果寶寶的體溫低于38℃,可以進行物理降溫,密切關注寶寶的反應和精神狀態。
38度5以上有可能會出現高熱和驚厥,需要服用一些退熱的藥物,以免兒童的神經發育不良,或者是鞘膜發育不完全,從而導致驚厥。高熱驚厥并不會有什么嚴重的后果,需要進行有效的預防,在使用退熱的藥物的同時,要找出原因,找出原因,消除體內的熱源,這樣就能讓身體恢復到正常的水平。
這些退熱藥物要根據小孩子的身高體重來計算的,不能吃的太多。如果反復出現,去醫院抽血化驗血常規,看看感染指標高不高的,如果高需要進行抗感染處理,可以做物理降溫治療,溫水擦拭腋窩、腹股溝、頭部等,觸進身體散熱。
小孩發燒在臨床上是比較多見的,引起的原因不清,可能與孩子機體抵抗力下降,受涼后引起的病毒或細菌感染有關系。對于孩子的發燒,如果不超過38.5攝氏度,一般不需要服用退燒藥;如果出現超過38.5攝氏度,就需要應用退燒藥。
孩子三十八度以上需要服用藥物,注意讓孩子多喝水,促進新陳代謝,排汗排尿即可。可以服用藥物。人體在進行免疫調節的時候,發熱屬于正常現象,兒童三十八度以下多喝熱水,排尿排汗即可,可以用酒精擦拭身體,達到降溫的效果。因為引起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就醫,選擇合適的藥物。
小孩正常腋窩下的體溫在36-37度之間,一天之內人的體溫會有輕微的波動,早晨體溫低一點而午后會高一點。在臨床上,低燒的診斷標準是腋下體溫在37.3-38.1度,因此只有腋下體溫大于或等于37.3度,才可以診斷為發燒,小孩出現發燒癥狀時,一定要查明發燒的具體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