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39℃,可以服用退熱的藥物,比如服用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液,4個小時后再繼續服用。可以用冷水或者是退熱貼來治療。可以在頸部、腋窩、腹股溝、腘窩、手腳心等多處,用熱水和乙醇擦洗身體,直到皮膚變得通紅。不準給寶寶洗澡時使用酒精。平時要多給孩子多飲水,多排泄一些身體里的毒素和熱量。第三,要找出原因,并給予相應的處理。
寶寶發熱38攝氏度可能是病原菌引起的,當這些病原菌侵入人體后,人體的防御系統為保護人體,可能會以發熱38攝氏度的反應來抵御病原菌。發熱38攝氏度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生活調理等方法進行退燒最快。具體內容如下:
1.藥物治療:如果寶寶發熱38攝氏度,可以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對乙酰氨基酚顆粒、布洛芬緩釋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可以有效幫助寶寶退燒,緩解發熱38攝氏度癥狀。
2.物理治療:寶寶發熱38攝氏度可以給寶寶溫水擦浴,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退燒,還可以給寶寶多喝水,發熱38攝氏度可能會導致寶寶脫水,多喝水可以及時補充身體水分,幫助寶寶盡快退燒。
3.生活調理:飲食上不要給寶寶吃高蛋白食物,如魚蝦、貝類、海鮮等,避免寶寶出現虛不受補的情況,讓寶寶多休息,補充睡眠,幫助寶寶盡快恢復身體健康。
一般情況下,寶寶發熱是能夠使用退熱貼輔助退燒的。
退熱貼是一種輔助退燒的物理降溫方法,比較適合低燒或沒有達到高燒的程度使用,適合兒童使用,其安全性較高。寶寶使用退熱貼一般是貼在額頭、頸部等暴露的部位,或者是血管豐富的部位,這樣能通過散熱帶走更多的熱量,退燒效果更好。
通常退熱貼使用6~8小時就要更換,家長要注意孩子有沒有局部皮膚紅腫、熱痛等癥狀,以免對健康不利。
孩子是低燒,也就是說腋表溫度沒有超過38.5度,通常可以口服中成藥類退燒藥,如羚羊角顆粒,或小兒牛黃清心散,或柴胡顆粒等;也可以同時用物理降溫的辦法,比如降溫貼。
嬰兒發熱口服藥物不退燒,也可能與病毒或細菌感染有關,還需要帶嬰兒去醫院檢查血常規,找出可以針對性治療的地方,如果感冒發熱也需要口服藥物,還要注意觀察嬰兒體溫變化,也注意不感冒,注意嬰兒體溫升高,發燒堅持治療會慢慢好轉。
寶寶體溫超過38度5,可以用退熱貼或者是口服退熱藥物,但是如果寶寶體溫持續在38度以上,沒有達到38度5,但是寶寶狀態不好,哭鬧時間長,不適的感覺特別明顯,超過38度就可以貼上退熱貼。再一個對于高熱驚厥的寶寶,如果體溫超過38度就可以使用退熱貼,盡早控制溫度,以避免引起高熱驚厥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