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一種消化道癥狀,表現為大便次數和量變多,性狀改變。每天大便3次以上甚至10-20次,稀便、糊狀便、水樣便、黏液膿血便。
糞便性狀比大便次數更重要,次數增多但大便成形則不沒有腹瀉,有發熱,體溫38℃-40℃,少數高達40℃,煩躁不安、精神萎靡、面色蒼白、嗜睡、驚厥甚至昏迷等。水電解質酸堿度平衡紊亂,有脫水、代謝性酸中毒、低血鉀、低鈣血癥,表現為體重減輕、皮膚蒼白或發灰、彈力差、口渴不安、前囟和眼眶凹陷、黏膜干燥、嗜睡、拒食、眼淚和尿量減少、衰弱等。
小孩出現腹瀉、脫水,一般都是稀的甚至是水樣便,如果是量過多,時間過長,則會出現一系列的臨床脫水癥狀,如發熱,皮膚干燥,小便量少,嘴唇干燥,彈性下降,眼睛凹陷等,甚至會出現煩躁、精神萎靡、嗜睡、昏迷、休克等癥狀。
這種情況要及時的打點滴補充水電解質,癥狀比較嚴重,如果尿量比較少,淚水比較少,皮膚比較干燥,可以遵醫囑服用補液鹽。
嬰兒腹瀉的主要癥狀表現
1.大便次數變多:嬰兒腹瀉最明顯的癥狀就是大便的次數會明顯變多。雖然說嬰兒本身每天大便的次數就較多,但是在腹瀉后大便頻率會變得更加頻繁,而且每次都只是排泄一點,不會排泄特別多。
2.大便性狀改變:嬰兒在腹瀉時大便的性狀也會出現明顯改變,比如說原本是濃稠的,到了后來就會變得越來越稀,甚至大便的氣味也會變得特別臭。
3.哭鬧不止:因為腹瀉一般都會造成嬰兒出現腹部痙攣,所以這樣就會引起持續性的疼痛,因此很多嬰兒在腹瀉的時候會哭鬧不止。甚至母親反復安撫,也沒有辦法讓嬰兒平靜下來,只有在緩解腹瀉癥狀后,這種哭鬧才會停止。
4.厭食嘔吐:腹瀉也會嚴重影響嬰兒的消化功能,這樣就會導致嬰兒出現厭食后吐的癥狀,稍微喝了一點奶就會吐出來,沒有辦法正常進食。
對于輕度的拉肚子每天的次數大約在5到8次左右,可能會出現發熱,會出現惡心、嘔吐。大便的量不是特別的多,呈蛋花湯樣的,并且伴有輕度的腹脹,腸鳴音是亢進的,隨著病情的進展,大便的次數可能會越來越多。
一般來說,寶寶腹瀉癥狀是排便頻率增加,糞便特征發生變化。具體分析如下:
寶寶腹瀉的癥狀通常是排便頻率增加,糞便特征發生變化。輕度腹瀉一般是由于食物、腸外感染等原因造成的,其發病時間長短不一,主要以消化道癥狀為主,主要是排便的數量較多,但一次排便量較少,有時還會有少量的糞便顏色為淡黃色或淡黃色,伴有乳白色或黃白色的乳沫,一般不會出現脫水和全身毒性反應;重度腹瀉是一種嚴重的脫水、電解質紊亂、發熱、精神狀態差、嘔吐、嗜睡、昏迷、休克等嚴重的臨床表現。
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氣候變化,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免出現著涼感冒的情況。
根據小兒腹瀉的病因不同,其癥狀和體征也不相同。例如,秋季腹瀉是夏秋引起的,表現為嘔吐、水樣便、發熱,嚴重時會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如果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則會表現為腹痛、腹脹、嘔吐,且嘔吐物為沒有消化的食物,大便內有不消化的奶瓣;如果是腸炎引起的腹瀉,伴有發熱,黏液便或膿血便,所以不同病因引起的腹瀉,其癥狀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