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寶寶吃完退燒藥,20分鐘到半個小時左右能退燒。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發燒是在致熱原作用下或各種原因下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障礙時,體溫升高超出正常范圍的一種現象,主要癥狀為食欲不振、手腳冰涼、頭熱、頭痛等,家長可以按照醫囑給寶寶使用小兒雙金清熱口服液、小兒柴桂退熱顆粒、清開靈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一般能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一般退燒的時間大約在20分鐘到半個小時左右。
通常情況下,寶寶吃完退燒藥1個小時可以退燒。具體分析如下:
發燒是當機體在致熱源作用下或體溫中樞的功能障礙時,使產熱過程增加,而散熱不能相應地隨之增加或散熱減少。如果寶寶發燒,那么需要吃退燒藥來退燒,一般是使用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通常情況下,寶寶吃完退燒藥1個小時可以退燒,吃了退燒藥之后一定要適當多喂水,因為脫水狀態下退燒藥的退燒效果就比較差。
通常情況下,寶寶喝了退燒藥一般1.5個小時能退燒。具體分析如下:
兒童最常用的是布洛芬和醋氨酚,這種藥在給寶寶服下后15分鐘內會有明顯的反應,大約一個小時后會出現最好的退燒,其半衰期為1.8-2個小時,可以保持4-6個小時,因此需要服用兩次退燒藥,每次間隔4-6個小時,在服藥后要多飲水,盡量多穿寬松的衣物。
寶寶吃完退燒藥之后,退燒的時間大約在20分鐘到半個小時左右。每個孩子對藥物的吸收程度是不一樣的,都是有個體差異的,吃退燒藥之后一定要多喝溫開水,體內的水容量增多,有助于退熱。孩子發燒的時候,特別愿意昏睡,這樣有的家長,就會少喂水或者不喂水,所以會出現退燒很慢的情況。
屬于是高燒,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化驗血常規,檢查看看是不是有細菌感染或者是有病毒感染,現在單純的用退燒的藥起不到主要的治療作用,必須得對癥給予治療,如果有細菌感染給予消炎的藥物,病毒感染給予抗病毒的藥物。體溫超過38度5,可以采取物理降溫,比如用溫水擦浴,讓孩子多喝水。
一般吃退燒藥后,半小時內見效,2小時內效果最顯著,退燒藥一般可維持藥效4~6小時。
因此一般每日劑量不宜超過四次,如有反復發熱、超過3天、仍未退燒者,應去醫院復查血常規,查明原因,然后對癥處理。患兒如發熱、體溫在38.5℃以上,則需給予退燒藥;兒童在發熱期間必須多喝水,不僅能達到降體溫效果,還能補充體液和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