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中耳炎后期可能發燒,建議積極進行治療,具體分析如下:
兒童中耳炎一般是因為小兒上呼吸道感染,導致鼻粘膜充血腫脹,鼻腔通氣受阻,導致咽鼓管不通。通常會出現發燒的癥狀。上呼吸道感染在經過處理后,雖然癥狀有所改善,但仍然有低燒,這就是引起了細菌感染的并發癥。可以選擇一些敏感的抗生素,比如頭孢三代,還可以口服糖皮質激素、使用抗生素滴耳朵等。
發燒指發熱。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會導致兒童發熱。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常見的致病菌有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綠膿假單細胞桿菌等,耳部咽鼓管侵入是其發病的主要途徑。因為細菌感染,可能會導致體溫中樞異常,出現發熱的情況。
早期給予足夠的抗生素,再配合其它抗菌藥物來控制感染,以達到完全治愈的目的,避免出現并發癥或出現慢性的中耳炎,同時可以使用消炎退熱的藥物。
一般情況下,兒童中耳炎發燒嘔吐,患者可以通過以下幾點進行治療:
1.上呼吸道感染會出現急性中耳炎所致的發燒、嘔吐,可以服用頭孢類的藥物,比如頭孢克洛片,還可以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耳朵里有膿汁需要做一些細菌的培養,需要對其進行敏感性的藥物來進行處理。
2.如果是由于慢性的中耳炎所致,出現了惡心、嘔吐、發燒等情況,要做好CT,以確定是否存在顱內感染,如果出現了腦膜炎等情況,建議及時進行手術。
兒童中耳炎化膿、發燒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治療,具體分析如下:
中耳炎最常見的是細菌感染,如葡萄球菌和鏈球菌,細菌感染后會導致組織壞死,出現化膿、發燒、疼痛,可以通過抗感染、消炎來進行治療,可以選擇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類藥物,配合滴耳液滴耳,如果服用上述藥物效果不佳,持續高燒的話,可以進行靜脈輸液,療程7-10天,嚴重的話要14天,還要滴耳液,同時還要保持外耳道的干凈和干燥。
發燒可能會導致中耳炎。通常情況下出現急性中耳炎時,可能會出現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風寒、發熱、流鼻涕等感冒時,如果用力擤鼻,細菌病毒會順著咽鼓管逆行進入中耳,從而導致急性中耳炎,主要表現為耳內脹悶、疼痛,一般情況下這種情況多見于小兒,一般是在感冒的后期會有明顯的耳鳴,需要到正規的醫院耳鼻喉科進行治療。
小兒中耳炎一般要治療5-7天,治療過程會反復發熱。
應繼續進行抗感染,若治療沒效果,病情加重,建議更換抗生素。孩子患中耳炎不可忽視,急性中耳炎不徹底治療,會逐漸轉為慢性中耳炎。要根據醫生指導用藥,避免用藥不當或處理不當影響孩子聽覺甚至最導致耳聾。不要讓寶寶摳耳朵,時常檢查耳朵是否流膿。若膿要及時清洗,用潔凈的藥棉科學地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