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手足口病發燒,可以通過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進行治療。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手足口病是由各種腸道病毒感染造成的,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低燒,所以沒有必要進行特別的治療。適當的發燒可以提高機體對病毒的免疫力,從而可以有效地阻止病菌的增殖和增殖,促進疾病的恢復。如果患者有明顯的身體不適,會影響到睡眠和休息,或者有持續上升的傾向,就需要進行適當的冷卻。可以通過使用濕毛巾擦拭身體,貼退熱貼,空調調到適宜的水溫(25-28℃)來進行降溫。如果有高熱的情況下,可以口服對乙酰氨基酚或者是布洛芬等退燒藥,注意病情的發展,需要及時就醫。
普通的手足口一般的病程是七天左右,可以給予對癥藥物處理,體溫38度五以下物理降溫,38度五以上給予退燒藥處理,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發燒還是說明有炎癥的,應該積極消炎抗病毒。
手足口病發燒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理。
手足口病患者發燒,如果是低熱,患者遵醫囑進行抗病毒治療后可以采取物理降溫,家伙在那個用溫熱的毛巾擦身體,或洗溫水澡,如果精神狀態好,繼續居家隔離即可。如果手足口病高熱,體溫在38.5℃以上,遵醫囑服用美林、泰諾林等退熱藥,經過處理體溫下降,可繼續觀察。
手足口病屬于急性傳染病,得病以后不能到公共場合。
首先需要使用消炎抗病毒和清熱解毒的藥物來進行聯合治療,嚴重發燒的患者可以使用退燒藥物。如果有嚴重的發燒影響飲食,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打點滴治療,補充能量,避免身體受損。
一般情況下,手足口病發燒能吃退燒藥,具體內容如下:
如果出現發熱癥狀,可以服用退熱劑,比如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如果溫度高于38.5攝氏度,可以服用退熱劑。平時要注意多飲水、用熱水擦洗寶寶的頸部、腋窩、大腿根、手足心等部位,可以使用退熱貼,不會對寶寶的手足口病造成一定的傷害。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包括休息、加強營養、補充足夠的水分和對癥的治療,可以服用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等中成藥,也可以服用一些利巴韋林、阿昔洛韋、干擾素等西藥的抗菌藥物。
手手足口病發燒4天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手足口病發熱是很常見的癥狀。這是人體抵抗腸道病毒的一種表現。38.5℃的時候可以通過物理方法進行退熱貼、多飲水、溫泉水等方法進行退燒。同時要把寶寶衣服脫得太多,以免造成熱量流失。如果身體溫度高于38.5℃,可以口服美林、醋氨酚等退燒藥。平時要經常打開窗戶,保證房間里的空氣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