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至5歲的孩子發燒時很有可能會出現抽搐,為了防止孩子發燒,發燒39.5℃時最好是在家用溫水擦浴,等體溫降到38.5度以下方可去醫院就診。如果孩子的病情較輕,一般是通過血常規進行化驗,主要看是否是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患者應該盡早前往醫院,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在生活當中也應當注意,不要過度的情緒激動,不要吃熱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一般來說,寶寶發熱38度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理。
寶寶發熱38度可能與感冒、病毒感染有關,如果伴有打噴嚏、流鼻涕,可以口服板藍根沖劑、雙黃連口服液、魚腥草糖漿等治療,如果出現了咳嗽的情況,可以口服消炎藥、化痰止咳的藥治療。
家長應該讓患兒適當加強體格鍛煉,到戶外活動,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營養,保持環境安靜和室內空氣新鮮,并注意休息。
發燒的兒童要多臥床,可以降低身體的能源消耗,減輕身體各個器官的負擔。發燒的時候呼吸很快,會流失很多的水分,所以要及時的喝溫開水,可以用溫水的毛巾擦拭孩子的額頭、頸部、雙側的腋下、大腿根部、腘窩等部位,也可以選擇在合適的室溫下洗澡,也可以進行額部的冷敷、退熱貼、冰袋等。但是,如果寶寶處于胃寒、寒戰的狀態,就不能使用物理降溫的方式了。在生活當中也應當注意,不要過度的情緒激動,不要吃熱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一般情況下,寶寶發熱37.8度,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日常護理等方法進行治療。具體分析如下:
1.藥物治療:寶寶發熱37.8度,提示體內存在炎癥,家長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滴劑、利巴韋林顆粒等藥物給寶寶治療。
2.物理治療:寶寶發熱37.8度,還可以用冰塊冷敷額頭、溫水擦浴、貼退熱貼等,達到物理降溫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退熱的同時要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
3.日常護理:寶寶發熱37.8度,家長要讓寶寶多休息直到康復,注意保暖,空氣注意流通;平時要讓寶寶多喝水,預防脫水,同時加強營養攝入。
寶寶發燒39℃一般可以進行物理降溫、藥物治療。
寶寶的抵抗力江底下,體溫控制中樞可能無法及時發揮作用,可能會出現寶寶發燒39℃的情況,此時家長可以進行物理降溫,家長可以適當使用溫熱水對寶寶的身體進行擦洗,以幫助降溫。同時寶寶發燒39℃屬于高熱,需要及時就醫,一般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退熱的藥物進行治療,一般有對乙酰氨基酚滴劑、布洛芬混懸液等藥物,以幫助寶寶降溫。
八個月寶寶發熱39度需要采取藥物治療。
八個月寶寶發熱39度,食欲好,沒有出現咳嗽的癥狀,可能是小兒急疹。小兒急疹的癥狀是發燒3日,多數會出現發燒癥狀,出現精神食欲好的情況,3天后就會退掉。一般會出現一種紅色的疹子,一般在兩日后就會消失。血液檢查主要以病毒性感染為主,但不高的白細胞和高淋巴細胞。如果是發燒的話,可以服用布洛芬混懸液,發燒的時候可以服用柴桂解毒片或者是退熱膏,可以退燒,然后到醫院化驗一下血常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