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發燒手腳燙可以進行物理降溫和使用藥物治療。因為兒童在高燒時會出現四肢發燙的現象,在高燒的時候,寶寶的四肢末端的血液會增多,人體的熱量會從手部的肌膚中散發出來,體溫會稍微升高一些,但是家長們也不用太過緊張。首先要做好退燒的準備,可以通過物理降溫的方式,比如用溫水擦拭寶寶的身體,特別是四肢,如果出現了高燒,要在醫師的建議下吃一些退燒藥。
一般來說,小孩發燒手腳冰涼應當采取以下措施治療。具體分析如下:
小孩發燒手腳冰涼,如果體溫在38.5℃以下,可以用溫水泡腳或者洗澡。如果身體溫度高于38.5℃,可以遵醫囑服用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滴劑、萘普生等藥物進行治療,并根據病情進行相應的處理,病毒感染可以服用一些抗病毒口服液;如果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致,可以服用奧司他韋或連花清熱沖劑;如果是因為細菌感染導致的,可以服用一些抗菌藥物。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應當觀察孩子的排泄物性狀,如有異常及時送醫檢查。
小孩發燒一般可以通過使用藥物日常護理等方式進行治療。
1.使用藥物:小孩抵抗力較差,可能比較容易感冒,引起小孩發燒,此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治療,一般可以使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布洛芬混懸液等藥物。
2.日常護理:小孩發燒時需要保持環境的通風,所以需要及時對室內進行通風,同時保持適宜的溫度,適當喝溫開水,也可以使用溫水幫小孩擦拭身體。
孩子發熱38.5℃需退熱治療。
患兒發熱后體溫呈波動狀態。若38.5℃以下,通常可采用觀察、精神狀態好、可做物理退熱,貼用退熱貼、口服溫開水、出汗等物理手段,較為安全、有效。若體溫繼續上升38.5℃以上,且精神狀態萎靡,可采用藥物退熱的方法,通常口服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等。并提出應及時明確原因并進行病因治療。
通常情況下,小孩發燒頭疼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治療。
小孩發燒頭疼,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度,一般可以先給予物理降溫,讓小孩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如果小孩體溫超過38.5度,可以給予布洛芬混懸液口服降體溫。一般隨著體溫的下降有所緩解,可暫時觀察幾天。但如果發熱頭痛持續加重,可能要及時到醫院做血常規、心電圖、腦電圖等檢查,明確病因。
出現發燒、腹瀉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明確病因,其次要做血常規,檢查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炎癥指標,以了解是細菌感染引起的,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同時要做便常規檢查,檢查是否存在白細胞,是否存在輪狀病毒。如果是細菌感染,可以選擇三代頭孢作為抗生素。如果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使用抗病毒的藥物,但要注意補充水分,避免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