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的便秘可以針對不同的年齡段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新生兒時期,也就是寶寶在出生后30個月以內,如果有便秘癥狀,可以在3日之內進行,可以順勢按摩,以加快大便。如果3-5天還不能自己排便,可以口服小兒科開塞露,促進糞便的排泄,然后再看能否自己排便。如果出現腹瀉、嘔吐、哭鬧、發燒、精神差等癥狀,需要及時就醫。
嬰幼兒便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由于生理結構的原因,兒童的腸道比較長,腸蠕動功能也不好,容易出現便秘,而且兒童的飲食比較狹窄,攝入的纖維素含量也較低,會導致便秘。在補充輔食之后要注意多吃含有纖維素的食物,纖維素分為可溶性和非可溶性纖維素,這些都可以吸水,增加大便松軟度,促進排便,也有刺激腸道功能的藥物刺激腸子蠕動,比如四磨湯,也可以緩解便秘。
如果孩子便秘、口臭是由于腸道積滯引起的,可以通過調節飲食和藥物來改善。
首先是要多吃多餐,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蔬菜和水果,比如米粥、軟面條、菠菜、白菜、胡蘿卜、南瓜泥、香蕉、梨汁等。可以選擇清火寶、小兒胰酶散、王氏保赤丸等,具有清熱解毒、健脾開胃的作用。增加孩子的運動量,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促進腸胃的蠕動。
3歲寶寶便秘,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調理:
第1是寶寶要多增加腹肌的運動,增加腹部的力量,從而增加腹壓,增強腸道的蠕動。
第2是有些寶寶吃了較多容易導致上火的食物,造成嘴干、大便干,可以吃蒲地藍、藍芩口服液等清熱解毒的藥治療。
第3是要按需哺乳吃母乳的寶寶,大便到一定量后之后,會刺激肛門,產生反射性排便;吃輔食的寶寶要吃點,比如含有高纖維素的食物水果、蔬菜、植物油等。
通常情況下,8個月寶寶便秘,家長可以按照醫囑給寶寶使用藥物、日常護理等方式進行治療。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使用藥物:便秘是指排便頻率減少,糞便量少且干結,主要癥狀為大便次數減少、排便困難、糞便干結、便血、肛門疼痛等,8個月寶寶便秘,家長可以按照醫囑給寶寶使用龍珠軟膏、牛黃解毒片、三七化痔丸等藥物進行治療。
日常護理:家長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順時針按摩寶寶的腹部,促進寶寶的胃腸道蠕動的同時,進而促進排便。
一般情況下,7個月的寶寶便秘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情況進行處理:
如果寶寶偶爾出現便秘,建議通過飲食進行調理,如火龍果、獼猴桃、香蕉等食物,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從而幫助通便。還可以服用益生菌制劑調理腸道正常菌群功能,并適當按摩腹部,如果寶寶排便很辛苦可以適當用開塞露通便,還要多給寶寶補充水分,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