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子宮內膜剝脫的組織,在子宮內膜下的螺旋動脈破裂以后,隨血液沖出來以后形成的一個混合物。主要成分是子宮內膜碎片組織和血液組織,里面還有抗凝物質,正常情況下月經不會是不凝的。
如果月經里面出現了血塊,可能是月經量比較多,抗凝物質來不及讓月經產生不凝狀態,可能會形成血塊,往往表現為月經量增多,月經量很大。月經過多引起的比較大的血塊,可能會引起貧血,對工作和學習生活都會造成影響。
如果月經量很少,月經可能在陰道里面和陰道分泌物混合在一起,沒有完全排出來,在陰道和空氣里面氧化,表現為像咖啡渣一樣的小碎塊,也是正常現象,不要擔心。
一般來說,來月經有血塊這種情況多數是月經期間出血量比較大,無法順利的從子宮中排泄出來,從而造成了血塊。女性經期出現的血塊主要包括:脫落的子宮內膜、陰道掉落的上皮細胞等。血塊少,也不必太過緊張,在此過程中要多加保暖,避免勞累,可以適當的多飲一些紅糖姜湯,可以幫助女性進行經脈暢通,幫助子宮中的經血排出。
此外,患者應該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出現痛經的情況。
月經血呈暗紅色,除了血液以外,還有子宮的內膜碎片、宮頸粘液以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月經血中含有前列腺素,還有來自子宮內膜的大量纖維蛋白溶酶,由于纖維蛋白溶酶對纖維蛋白的溶解作用,所以月經血是不凝的,只有出血多的情況下才出現血凝塊。
另外,如果在月經期間著涼,或者臥床時間過久,也會出現月經血有血塊的情況。
正常月經是暗紅色粘稠、無凝血塊,月經有血塊,可能是月經不調的常見癥狀,原因:1、內分泌失調。可能是黃體功能不足、內分泌失調使經血出現異常。2、經期受涼。月經時受涼常可能會導致血快。3、子宮病變。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可能會導致長時間的經血有血塊。平時要注意調整情緒,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劇烈運,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注意個人衛生,避免經期同房。
在經期出現一團的血塊,說明是經期不規律,也有很大的幾率是因為氣滯血瘀導致的。
還可能與子宮肌瘤,或者是子宮功能出血有關。首先要根據出血的具體情況來分析,如果月經期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有異常的出血量,可以通過B超來了解一下宮的狀況,看看有無子宮壁的厚度和是否有肌瘤,找到原因,然后根據具體的原因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