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心肌缺血的癥狀表現有胸骨后以及心前區壓榨性疼痛、牙痛,耳朵痛等。
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通常心肌缺血的癥狀表現有胸骨后以及心前區壓榨性疼痛,還可能會放散到左肩。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牙痛,耳朵痛等情況。建議患者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影響身體健康。
心肌缺血的癥狀,具體分析如下:
1、在疲勞或精神緊張的情況下,胸骨后或心前區有悶痛,也可呈緊縮樣痛。
2、體力活動中表現為胸悶、心悸、氣短等癥狀,休息后能自行減輕。
3、晚上睡覺的時候覺得胸悶憋氣的。
4、突然感覺全身乏力,四肢無力,甚至昏倒。
5、突然出現心動過緩、血壓下降或暈厥。
心肌缺血的患者要積極的進治療,以免引起并發癥。
心肌缺血的主要表現癥狀是心悸、呼吸急促、胸痛等。
心肌缺血患者在疲勞或精神緊張時,可出現胸骨后或心前區疼痛,并伴有郁悶不舒的感覺。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鐘,休息后自行緩解。當心肌缺血患者進行劇烈運動時,頭部、牙齒、腿都會出現疼痛。心肌缺血患者在熟睡或白天平躺時出現胸痛、心悸、呼吸困難等癥狀時應立即做起來或站立。
心肌缺血有很多癥狀和表現,具體分析如下:
心肌缺血的臨床表現包括胸悶、胸痛、胸骨后的壓榨感或壓迫感、咽部的緊縮感、肩背部的酸脹感,還可能伴有呼吸困難、大汗等,嚴重的時候會有瀕死感,還有肺部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心肌缺血引起的胸悶、胸痛一般持續5-15分鐘,口服硝酸甘油等藥物即可緩解,但如果是嚴重的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梗死,則可能會持續發作。
“心絞痛”是急性心肌缺血的主要癥狀,以發作性胸痛為主。一般是在胸骨后面,心前區,有巴掌寬,也有前胸,邊界不明確,經常向左肩、左臂內側、無名指、小指、頸、咽、下巴。疼痛主要表現為壓迫、發悶、壓縮、燒灼感,疼痛持續一段時間后會有所減輕,如果停止活動或者口服硝酸甘油都不能緩解,疼痛會逐漸加劇,甚至會有瀕臨死亡的危險,如果驚恐持續半個小時以上,要注意心肌梗塞。
會表現心前區疼痛、發悶、心前區緊縮感、胸骨后壓榨性疼痛、肢體發麻,左肩、左臂放射性疼痛,后背部也可以出現放射疼痛。非心前區的疼痛可出現在背部、頸部、左前臂、腕部、手指、牙床、咽喉,甚至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