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可以通過藥物、手術進行治療。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如病情較輕,應盡早進行靜脈溶栓,疏通血管,緩解病情。有條件的醫院必須盡快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明確血管狹窄的位置和嚴重程度,以便盡早使用支架,提高病人的預后。另外,還需要考慮到心梗的并發癥,如低血壓、房室傳導阻滯等。如果是心梗,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也可以服用他汀類的降血脂藥物來穩定斑塊。
一般情況下,當出現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時,不管是哪一種,都要立即進行搶救。
院外病人要馬上躺下并呼叫120。醫院病人要積極與醫師合作,其治療的目標有兩個:一是立即減輕心肌缺血,二是防止出現致命或再次心肌梗塞。可以馬上進行經皮冠脈的介入手術,病情較重的患者也可以進行搭橋手術。治療期間患者要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堅持清淡飲食,同時要定期前往醫院進行復查。
下壁心肌梗死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下壁心肌梗塞,在急性期應盡早去具備PCI資質的醫療機構就診。因為早期的血管開放對于病人來說,最有可能的就是搶救,在這種情況下,病人很有可能會發生心臟爆裂,心跳呼吸停止等致命的心臟病,不管是介入治療,或者外科,如果能盡快打通,那么病人就會獲益良多。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正規的醫療機構。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應及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其主要癥狀為ST段加壓,而非ST段升高,但有心肌細胞受損,并有心肌酶活性變化。此外,如果出現胸悶的情況,需要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必須盡快進行離斷,以拯救缺血的心肌,通過合理規范的治療,以免病情發展嚴重,導致機體健康受到更為嚴重的損害。
如果出現廣泛的前壁心肌梗死,要爭分奪秒地進行搶救。患者在6個小時內,如果沒有PCI,可以用生理鹽水和尿激酶,迅速地進行靜脈注射。如果病情持續時間在6個小時以上,12個小時內,應立即服用阿司匹林或波利維,然后送往有條件的醫院進行冠狀動脈造影術和支架植入。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是指冠狀動脈前降支的中近端或左側主干的阻塞。患者病情危重,范圍廣,死亡率高。臨床上主要依靠心電圖和心肌酶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