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心肌病的預后取決于病情進展趨勢。
部分病人產后心肌病可繼續作用于心肌,出現心肌損害并進一步出現心臟擴大和心功能下降等癥狀,對此類病人可嚴重影響生命。心衰晚期的有效存活時間不一定超過五年。而另外一部分病人在發生產后心肌病時,通過積極治療、及自身狀態好轉,心肌病能逐步恢復,這類病人只要不再懷孕,也許他們的壽命與平均人群壽命差不多。因此,一旦患病,及早治療和定期復查心臟超聲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情況下,產后心肌病是一種常見的癥狀,它的特點與擴張型心肌病相似,主要有胸悶、心慌、疲倦、上腹部飽脹感、勞力式呼吸困難、陣發性的夜晚呼吸困難、下肢或身體腫脹等。病情較重的患者,可出現嚴重的心臟功能不全,還可能會危及生命。所以,如果患有產后心臟病,建議患者及時去醫院就診,盡早治療有利于身體健康,以免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一般情況下,產后心肌病是否能痊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具體分析如下:
產后心肌病如果能及早發現并及時進行手術,大部分患者的臨床表現都會得到改善,增大的心臟會變得更小。但也有一些患者會留下一些并發癥,比如長期的室性心功能不全、室性房性心率過速,以及多發性室性早搏等。因此,在產后,經過積極的早期處理,多數可以治愈,但是也有一些患者無法治愈。
產后心肌病應給予適當的處理,可以得到良好的臨床療效。
本病主要見于30歲以上的女性,由多方面原因導致,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常見的癥狀有心功能不全、呼吸不暢、肝腫大、腫脹等情況,與擴張性心肌病相似,主要是由于心臟的結構增大,以及附壁血栓的出現而引起。治療方法包括強化營養、口服維他命,改善心臟和心臟的跳動,防止血栓的發生,以及對癥的處理。
產后心肌病并無特效藥,臨床上常用的中成藥物有洋地黃類強心藥物、芪子強心膠囊等緩解癥;輕度水腫者可以口服呋塞米片、螺內酯片、氫氯噻嗪片等利尿藥物控制病情,癥狀嚴重的可以靜脈推注呋塞米注射液、托拉塞米注射液,嚴重的可以口服利尿藥物,如重組人腦利鈉肽;產后心肌病患者可應用β受體阻滯劑及RAAS系統抑制劑。為減少對身體的影響,還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