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分析:患者,男,79歲,腸癌第二周期化療后出現腹瀉較重,咨詢下一步怎么辦?
指導建議:根據提供資料,腸癌診斷明確,考慮化療后引起的腹瀉!因為病人年齡較大,建議化療藥減量20%,同時,給予止瀉治療!
腹瀉可以吃點益生菌之類來調節腸道內的菌群環境。而且需要少量多餐。但營養需要搭配均衡,因為這個時候身體免疫力比較低下,營養需要的更多一些。情況嚴重的話,需要讓醫師看一下是否是因為藥物的原因導致的腹瀉,如果因為化療藥物導致的腹瀉,必要時需要停止使用該種化療藥物。同時需要積極的處理及預防化療藥毒副作用的發生。
反復腹瀉不一定是腸癌。腸癌臨床表現為拉肚子,也就是腹瀉,血便,腹痛等,需要病理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而別的很多疾病也可以引起拉肚子,比如功能性胃腸病,結腸息肉,腸結核,腸易激綜合征,小腸吸收不良,嚴重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等。可以通過相應的病史檢查來進行鑒別診斷。另外飲食也可以引起腹瀉。所以經常腹瀉,可以完善檢查明確診斷。
由于癌變發生在腸部會對腸道造成損害引起的,腸癌早期無明顯癥狀,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現臨床癥狀,可有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改變,多以血便為突出表現,或有痢疾樣膿血,便伴里,急后重,有時表現為頑固性便秘。
腸癌清晨腹瀉是由于脾腎陽虛,脾主運化,腎主水,脾腎出現了陽虛則不治水,病人出現清晨就拉稀。并不能說腸癌病人一定都有清晨腹瀉癥狀,清晨腹瀉癥狀只能說清晨腹瀉癥狀由于腸黏膜受到刺激引起來的。
長期腹瀉不一定是腸癌。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于胃和食。腸癌一般表現分為以下五點:第一,初期以便血為主。第二,大便習慣改變,次數改動或者沒有明啟事的腹瀉,大便次數添加,由原來的每天一次變為兩三次,但每次排便沒有多,有排沒有盡的感觸感染。第三,出現膿血便,粘液便。第四,出現腹痛或者腹脹現象。第五,氣血虛,人變瘦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