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基底節的出血、丘腦的出血等部位最嚴重。
腦出血按出血的位置可劃分為腦葉出血、基底節出血、丘腦出血、腦室出血等。通常情況下腦出血以腦內的出血為主,較嚴重的腦出血是基底節的出血、丘腦的出血,可能會導致患者偏癱或昏迷,建議患者積極治療。
患者平時應該保持合理的飲食,不要吃刺激和油膩的食物,適當運動,比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身體健康。
一般情況下,腦出血發生在小腦部位最嚴重,嚴重時威脅生命安全。具體內容如下:
高血壓引起的腦出血在30分鐘內停止出血,血腫保持相對穩定,其臨床神經功能缺損僅在出血后30~90分鐘內進展。少數發病后3小時內血腫迅速擴大,血腫形態往往不規則,密度不均一,尤其是使用抗凝治療及嚴重高血壓控制不良時,其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的進展可延長至24~48小時。病情迅速進展,發病時或病后12~24小時內出現昏迷及腦干受壓征象,雙側瞳孔縮小至針尖樣、呼吸不規則等。暴發型則常突然昏迷,在數小時內迅速死亡。
對于腦出血病人,如果腦干的這一部分有出血,則是更嚴重的情況,因為這個區域包括呼吸和循環中心。如果有病變,就會有呼吸或心臟停止。會導致生命危險,所以出血病人在這方面應該是非常重要的。
腦出血最常見的部位,主要是位于基底節區,因為基底節區的血供一般為豆紋動脈。豆紋動脈是從大腦中動脈上垂直發出,大腦中動脈屬于相對較大的動脈,血流量較高,而豆紋動脈屬于相對比較小的分支。但是在其他部位也有一定的出血概率,比如丘腦、頂葉、額葉、枕葉等,但是最常見的還是以基底節區最常見。
出血部位越往大腦中央部,越嚴重,腦出血的嚴重程度與基礎狀態、疾病狀態、出血量多少,以及出血部位相關,如出血量多,壓迫腦組織,可引起嚴重危害。人體大腦重要的生命中樞位于腦干,或腦干中下段。此部位即使小量出血都會致命。
通常來說,腦梗塞和腦出血都有輕重之分,不能簡單的比較。
腦出血和腦梗死都屬于腦血管疾病,腦出血與高血壓合并動脈硬化、動脈瘤等原因有關,患者可表現為說話含糊不清、四肢麻木、頭痛等癥狀。其嚴重程度要看出血量,梗塞的位置,梗塞的面積,出血的程度等。腦梗塞和腦出血其實都挺嚴重的,兩者的嚴重程度是相似的,在嚴重時發病都會損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