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蕁麻疹之后,檢測過敏原還是比較有意義的,過敏原可以明確過敏物質。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避免接觸,可以降低蕁麻疹反復發作的概率,但是在做過敏原檢測之前的前3到4天,不能吃任何抗組胺類的藥物,不然有可能會干預檢測準確性。
一般情況下,急性蕁麻疹過敏原可能是病原微生物、藥物、刺激性食物等,具體內容如下:
1.病原微生物:如果患者免疫力、抵抗力較差,可能會對病原微生物易感,容易出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情況,因此,病原微生物可能是急性蕁麻疹的過敏原。
2.藥物: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血清制品等藥物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機體變態反應,可能會作為過敏原誘發急性蕁麻疹。
3.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是急性蕁麻疹的常見過敏原,如魚、蝦、辣椒、韭菜、酒等食物。
找蕁麻疹過敏原,提倡去皮膚科。醫生在胳膊上扎很多的小丘疹。過一段時間以后,看看哪個診。發紅變大。對應的就知道是什么,過敏原。在家生活中尋找過敏原看,去掉可能引起的一些原因。
過敏因素導致的蕁麻疹,如果不進行治療,很有可能會導致慢性蕁麻疹,這種現象,一般不要等著自己恢復身體是受不了的。可以配合一些口服的脫敏的藥物。蕁麻疹從中醫上講就是血虛風燥,胃腸濕熱等原因引起,患者可以用中藥進行調理性治療,逐漸清除體內的燥,熱。雖然沒有西藥見效快,但是療效穩固,副作用較小。
首先要切斷過敏原,所謂過敏原就是引起病人發生此嚴重過敏反應的物質,先將病人置于安全的環境中。立即撥打120,送至就近的醫院,在等待的過程中保持病人平臥位,并保持呼吸通暢,可對病人予簡單的口對口呼吸,家中如有供氧裝置,先予吸氧,如果病人脈搏微弱,意識不清可進行簡單的胸外按壓,為搶救贏得時間。
急性蕁麻疹不算是過敏體質,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限局性水腫反應。臨床表現為大小不等的風疹塊損害,驟然發生,迅速消退,瘙癢劇烈,愈后不留任何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