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在醫學上叫腳癬或者足癬,是指由皮膚癬菌感染腳部皮膚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真菌性皮膚病,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但主要有三種類型,具體如下:
1、水皰鱗屑型腳氣,皮損主要是以深在性的水皰為主,水皰壁厚,皰液清亮,不易破潰,往往數日后可以出現干涸、脫屑,皮損從一處向周邊蔓延,瘙癢明顯;
2、角化皸裂型,可以發生在足跟部,出現角質增生,皸裂肥厚等表現,還可以見到大量的鱗屑,足部皮膚比較干燥,伴有瘙癢。
腳氣就是常說的足癬,屬于真菌感染的一種。腳氣一般是單側腳部發生,可以是足外側、足跟或者腳趾縫之間,主要表現為腳趾縫或者足部出現的紅斑、水皰、小丘皰疹,治療上建議穿透氣的鞋子,能夠減少出汗,避免加重真菌感染的情況。
腳氣、腳氣瘡,俗稱爛腳丫。濕腳氣是臨床中比較常見而又難治的病癥。中醫認為,引起濕腳氣的原因有久居濕地,或水濕浸淫,或夙體有濕,郁而化熱,濕熱走注于下;或過食辛辣生熱,熱蘊而生濕,濕熱膠結而下注;或寒濕浸淫,或淤血阻脈等。春夏之交氣候悶熱、潮濕,故此病發病率較高。
腳氣主要考慮是微生物感染導致的,伴有一定的真菌,可以用藥物進行洗腳,堅持治療半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段時間注意飲食和睡眠,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有利于補充維生素,再加上補鋅的鋅片。
腳氣初期的癥狀,一般都是發生在一側足部,可以表現為4,5趾縫的浸漬發白,患者有明顯的瘙癢,也可以表現在足跖部位出現丘疹,水皰,再就是足跖部位皮膚干燥脫屑。患者多因接觸皮膚癬菌而被傳染。
可以先用溫水浸泡,然后涂油膏,然后用塑料袋把皮損給封包起來,過1-2天后,這些增厚的、角化明顯的痂皮脫落以后,再用抗真菌的藥膏。穿過的鞋子,襪子都有真菌,要做到徹底的消毒才能徹底切斷傳染源,同時也要注意保持鞋襪的干爽,因為腳步潮濕,腳汗最容易滋生細菌,引起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