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多見于冬季氣溫低,且潮濕地區,好發于手、足、耳廓、及鼻尖等處,主要與病損部位反復暴露于低溫環境,且保護較差有關。
表現為局部有癢感或脹痛皮膚、紫紅色斑、丘疹或結節病變,伴有水腫與水泡。病程中表皮可脫落、出血糜爛或出現潰瘍,形成瘢痕或纖維化。凍瘡易復發,與患病后局部皮膚的慢性血管炎,以及皮膚抵抗力降低有關。
手凍瘡癥狀有紅腫、瘙癢等。
凍瘡通常表現為受凍皮膚上有紅艷艷或深紅色斑塊并伴有瘙癢,受熱時,局部腫脹較明顯,水皰容易發生,嚴重者會發生皮膚糜爛潰瘍等,通常手背,指端,耳部,顏面和腳趾等處都有、足跟最常見。此病多見于寒冷季節,尤其冬天更為常見。愈后會留下色素沉著和萎縮性瘢痕,多發生于兒童和青年婦女中,多見于兒童。
一般來說,治凍瘡的中藥有細辛、紅花、生姜、艾葉、桂枝等等。
凍瘡是冬季常見的一種病癥,其病因是氣血不足、陽氣不足,再加上受寒而導致的局部氣滯血瘀,嚴重者會有破潰流水等癥狀。凍瘡局部用藥可以選擇附子、肉桂、細辛、紅花、生姜、艾葉、桂枝等溫熱的中藥,可以用來泡手、泡腳。另外,還可以服用金匱腎氣丸、桂附地黃丸等滋補氣血的藥物。
一般情況下,治療凍瘡有以下中藥:
如果是因為身體的原因,比如手腳末梢的血液流通不暢,或是因為身體陽虛,所以會產生凍瘡?梢苑脺亟浲}、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的中藥,常用的有金匱腎氣丸、附子理中丸等。另外還可以選擇附子、肉桂、生姜、紅花、桂枝、當歸等溫的中藥來進行治療。在冬季要多穿厚實的棉襖等,在冬季要做好保暖工作。
治凍瘡的中藥有如下幾類:臨床用于治療凍瘡的藥物有連翹、積雪草、黃芪、當歸、雞血藤、仙鶴草、防風、白術、黨參、乳香、沒藥、威靈仙等進行治療。具體用啊喲建議可根據臨床癥狀,在醫生的指導下使。
寒冷是凍瘡發病的主要原因,出現凍瘡后臨床會出現皮膚反復紅斑、腫脹;嚴重者可出現水皰、潰瘍。該疾病病程緩慢,氣候轉暖后自愈,易復發。
患者注意,發生凍瘡時,一定要注意保暖,堅持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避免長時間在氣候寒冷的地方久留,可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