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萎縮:睪丸未下降至陰囊內,生后2年內還只有輕度的組織改變,在2~5歲以后就會引起睪丸發育不全或萎縮。兩側隱睪可使90%的病人不育。惡性變:隱睪惡性變的危險較正常陰囊內睪丸大20~48倍;而腹腔內睪丸惡性變的危險較腹股溝睪丸大5倍。睪丸先天性缺陷以及睪丸處于不正常的位置、周圍溫度較高是隱睪發生惡性變的原因。
隱睪是指男嬰出生后單側或雙側睪丸未降至陰囊而停留在其正常下降過程中的任何一處,也就是說陰囊內沒有睪丸或僅有一側有睪丸。對于出生后6個月,睪丸仍未下降至陰囊者,應及早手術。對于青春期隱睪病患,一經發現及時行睪丸下降固定術,術中如發現睪丸已萎縮或不能下降引入陰囊,必要時可施行睪丸切除術。
臨床表現:不育癥隱睪會導致生殖細胞受損,引發不育癥。惡性病變,有過隱睪癥的男性中生殖細胞腫瘤的發病率是正常人的40倍。疝氣,90%的睪丸未降病人鞘狀突未閉。鞘狀突未閉伴有更高風險的附睪異常。睪丸扭轉,隱睪可能有睪丸引帶、提睪肌附著異常或睪丸鞘膜的附著異常,容易發生睪丸扭轉。
臨床上隱睪的主要癥狀表現是,病人的睪丸部位有萎縮的情況,并且睪丸還會下降到了陰囊內,并且病人生后2年內還只有輕度的組織改變,在2到5歲以后就會引起睪丸發育不全或萎縮。兩側隱睪可使大部分的病人不育。另外隱睪的治療越早越好,因為隱睪是會影響生育的,如果不治療的話,睪丸的生精能力很差,精子的成活率也低,將給病人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問題睪丸還有惡變的可能,威脅病人的生命健康。
遺傳因素:有部分隱睪病人有明顯家族史,故遺傳因素也許是隱睪發生原因之一。內分泌因素:睪丸下降要有足夠的動力,那就是要依靠母體的促性腺激素刺激胎兒睪丸間質細胞產生雄激素,當母體促性腺激素匱乏,也會導致睪丸下降不全,從而導致隱睪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