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龜頭炎可以出現龜頭的潰瘍,以及皮疹,瘙癢脫皮,干裂等情況。目前需要應用抗真菌的藥物,如用軟膏涂抹外用處理,此外平時要保持局部的干燥,不要穿過緊的內衣,這樣對于促進改善和恢復有幫助。
一般來說,真菌性龜頭炎會有以下表現:
患處發炎或有熾熱感,同時伴有疼痛,潰爛后流膿,甚至出現乏力、低熱、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等癥狀都是菌性龜頭炎的主要表現。通常情況下,除了用生理鹽水清洗龜頭,在患處涂抹達克寧治療外,還要口服抗真菌藥物進行治療。患者平時應該注意局部的清潔與護理,勤清洗下體,勤換內褲,保持適當運動,比如慢跑、游泳等,避免手淫和房事,清淡飲食,忌海鮮和辛辣的食物,戒煙戒酒。
一般情況下,龜頭炎分為真菌感染和細菌感染兩種。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真菌性龜頭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同時伴有腳氣、股癬等真菌感染,有時配偶或性伴侶也會出現霉菌性陰道炎。龜頭炎是霉菌感染,龜頭有白色分泌物,龜頭紅腫較輕,抗生素治療無效。龜頭炎是細菌感染引起的,龜頭表面有膿性分泌物。龜頭炎是真菌感染還是細菌感染需要進行分泌物培養,真菌性龜頭炎需要抗真菌治療,細菌性龜頭炎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療。
真菌引起的龜頭炎主要表現為發炎或者有熾熱感,還有伴有疼痛,潰爛后還會流膿,嚴重者還會有乏力、低熱、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等。要勤換內褲,而且內褲進行燙洗后在太陽底下暴曬,因為真菌感染是一個不耐熱的細菌,通過這種措施處理,殺滅的更徹底。
一般情況下,真菌龜頭炎是包皮龜頭炎中比較少見的一種類型,主要表現為龜頭、冠狀溝、陰莖包皮反復出現干酪樣或奶酪樣壞死物。患者在做龜頭涂片或者是在做細菌培養的時候可以發現培養有真菌,常見的真菌就是白色念珠菌。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克霉唑軟膏進行治療,一天兩次,持續1-2周,直到龜頭的皮損完全消失、瘙癢以及疼痛消失。
要區別感染菌,可以從癥狀和外觀進行判斷。比如細菌性的龜頭炎有可能會有紅腫疼痛等,真菌性的龜頭炎有可能有形如包皮垢的東西增多,有發癢等異常現象。建議最能準確的判斷是否是真菌還是一般細菌,可以做化驗的檢查,就能準確的分別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