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懷孕三個月就可以到醫院建檔產檢了,上交一定費用即可獲得孕期小冊子,然后接受第一次孕期檢查。此后還會有11此檢查,每次孕期檢查都需要檢查孕婦的體重、血壓和脈搏等多項全面的身體狀況,進行營養評估測定,看看孕婦和寶寶的健康狀況如何。
一般情況下,推薦在妊娠的6-13周進行第1次產檢。
之后還需要定期進行產檢。規范產前檢查,能夠及早的防治妊娠并發癥,及時發現胎兒異常,確定分娩時機和分娩方式,從而保障孕婦和胎兒安全。產檢主要是檢查血、尿常規,血糖,肝功,腎功,乙肝五項,梅毒、艾滋篩查,超聲檢查等項目。有高危因素的產婦,可酌情增加孕期檢查次數。除此之外,孕婦若有身體不適,也應該及時就醫檢查。
產檢在懷孕的第12周開始。
對于許多孕媽媽而言,第一次產檢從懷孕第12周開始也就是懷孕之后左右的時候開始進行產檢。那如果不可以確診懷孕,即在絕經后7-10多天,就可以去當地公立醫院的婦產科進行尿妊娠試驗,孕酮值試驗,血hcg試驗,以及盆腔彩超檢查,來明確懷孕的診斷。在明確診斷以后,然后進入正常的產檢,
孕期的體檢要看具體的時間。
如果是剛受孕的婦女,可以在停經后做血液hcg和孕酮檢測,如果沒有問題,可以停月經50多天,通過B超來判斷是否存在子宮內孕,是否存在胎心胎芽。
12個月后可以去醫院做產檢,并進行全身血液檢測。
到了16個月,就要定期進行唐氏檢查。
24周后要進行3D和四維彩超的大排畸形。
ogtt檢測是在孕28周后進行的。
如果是在停經35周以后,建議進行胎心監測。
在懷孕12周以后要進行建檔,并定期進行體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由于每個孕婦的身體情況都不同,所以不僅要定期進行檢查,還要根據胎兒發育的情況做不同項目的分析。
女性懷后,第一次產檢開始時間通常在11-13周左右。
第一次產檢前首先需建立妊娠期保健手冊,通過末次月經來確定孕時間以及推算預產期。還需進行常規檢測,評估妊娠期的高危因素情況。測血壓、量體重和聽胎心情況。常規的檢查包括血常規、凝血、尿常規、心電圖、肝腎功能、甲功、TORCH、輸血前全套、以及血型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