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現惡露臭的情況,可能與產后感染有關。
有惡露味的可能是感染,正常的婦女在陰道內可以抵抗外來的病原體入侵,而且在子宮內存在著抗菌劑,所以懷孕和正常生產一般不會增加母親的感染率。產后感染的原因有體質虛弱、營養不良、貧血、衛生不良慢性疾病、產后大出血等。需要行陰道分泌物培養和藥敏檢查,然后再進行藥物的處理。平時要多飲水,避免過量進食,居室盡量布置得清潔、安靜、舒適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產后惡露有臭味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因為子宮內可能殘留有胎盤或胎膜,如果在剖宮產后兩周,惡露仍然為血性且量多,伴有惡臭味有時排出爛肉樣的東西,或者胎膜樣物。另外一個原因是,產后發生產褥感染引起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產婦有發熱、下腹疼痛、惡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癥狀。
惡露反復,是由于體內乳泌素水平高,雌孕激素水平低,或者宮腔內有殘留物引起的。惡露是產后由脫落的子宮脫膜組織、陰道內正常的分泌物、以及細菌混合后排出的一種液體。惡露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惡露斷斷續續的原因有正常現象、子宮內膜修復不良等。
產后有惡露是很常見的,通常在28天左右就會完全清除,而惡露則會從紅色惡露轉變為白色惡露,之后會逐漸消退,而惡露反復間斷增加則與子宮內膜修復不良有關。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感染,然后進行處理。通常可以用超聲波來確診。如果能夠得到有效的救治,也能夠迅速的康復。
惡露是產后子宮蛻膜脫落,壞死脫落的蛻膜與血液混合從陰道排出,可以根據顏色和內容物分為血性惡露、漿液性惡露和白色惡露。惡露持續的時間可以延長并伴有臭味。
產后3-5日產婦出現陰道惡露有少量的血塊的癥狀,這是很常見的情況,但如果出現了大量的血塊,或是伴有難聞的腹部疼痛,腹部發緊宮縮,可能是因為宮中存在殘余物質,或是由于子宮沒有完全愈合而引起的。
建議產婦到醫院進行B超檢查。平時要多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清潔,多更換衛生巾,多吃一些清淡的東西,避免食用寒涼、辛辣刺激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