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支原體感染的病人,其典型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和尿道分泌物,并伴有外陰陰道發癢和陰道分泌物增加。
有些病人出現外陰部燒灼疼痛,性交疼痛等。妊娠期的病人會引起流產和其他并發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空氣質量較好時可以開窗通風。開窗通風時注意保暖,防止受涼。避免到商場、醫院等人員密集的封閉場所。出門時可戴口罩。飲食增加營養,可以選擇奶類、豆制品、蛋類、瘦肉等食物。
支原體感染為臨床上常見生殖道感染之一,妊娠合并支原體感染是比較嚴重的。
妊娠16-20周易侵犯羊膜引起絨毛膜羊膜炎,出現破水引起宮腔感染,導致胎兒流產、死產、畸形、宮內發育遲緩。建議在孕早期進行積極的處理,痊愈之后再次妊娠。支原體對于抗菌素比較敏感,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效果較好。孕中、晚期用藥對胎兒的影響不大,能正常治療。
注意妊娠合并支原體感染治療在孕早期3個月內對新生兒的影響比較大,容易引起胎兒畸形。具體使用藥物請根據臨床情況并在醫師面診的指導下使用,有助于降低風險。
病人在做檢查時候發現支原體類感染,不一定需要治療,因為支原體在女性生殖道檢出率非常高,妊娠合并支原體如果沒有臨床癥狀,可以不治療。
人型支原體、解脲支原體、生殖支原體是常見的與泌尿生殖道感染有關的三種支原體。只是解脲支原體檢測出陽性,無其他異常,不會影響妊娠過程或結局。相對影響較大的通常是生殖支原體,要查出來需要做培養,生殖支原體一般衣原體、淋球菌,等其他病原體合并感染時才致病,如下腹疼痛、陰道分泌物增多等,單獨生殖支原體也并不致病。如同時檢測到上述微生物,要根據藥敏結果或培養及時進行合理治療,單獨檢測到則不必過于擔心。
支原體感染因類型不同,會存在癥狀差異。
1、肺炎支原體:患者通常會出現乏力、發熱、鼻塞、咽痛、流涕等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淋巴結腫大。
2、解脲支原體: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還伴隨尿道燒灼感、排尿困難及尿道出現分泌物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膀胱炎或腎盂腎炎等并發癥。
支原體感染需根據感染部位進行判斷。
支原體是一類沒有細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過濾菌器最小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出現該微生物感染時,若發生在呼吸道,常會引起發熱、咳嗽等癥狀表現。若出現在泌尿系統常會引起尿頻、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感。
建議患者對癥進行治療,注意保持飲食清淡。
支原體感染后通過血常規檢查,表現周圍的白細胞一般正常,而嗜酸性粒細胞會增多,如果是過敏性的疾病,嗜酸性粒細胞也會增加,所以,為了避免兩者混淆,需要讓孩子進一步的做支原體抗體的檢測,以及血常規等一系列的檢查才可以確定是哪種感染。明確是哪種細菌感染后,再做針對性的治療,一般病情就會得到好轉。平時要多喝溫開水,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