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術后子宮收縮痛是指子宮逐漸復原時產生痙攣性痛癥,屬生理性痛。
子宮收縮痛通常以產后24小時內最突出,時間通常約3~7天,其疼痛性質是痙攣性。注意情緒要努力放松,切忌過于緊張,可適當按摩或熱敷下腹部以減輕癥狀。注意加強休息、忌疲勞、注意保暖、忌寒冷刺激等。平時也要多吃一些富含營養的食物,如豬鴨魚肉等。
產后宮縮痛一般在產后1~2日出現,持續2~3日后自然消失,多見于經產婦。哺乳時反射性催產素分泌增多會使疼痛加重。產后宮縮痛的主要原因是子宮收縮。產后子宮要通過收縮,逐漸恢復到正常大小。
產后增大的子宮慢慢的就會回縮到懷孕前的狀態,所以在產后的1周以內會有明顯的宮縮疼痛,隨著懷孕的次數增多,特別是經產婦宮縮痛是更加明顯的,一般持續3-5天就會逐漸減輕或者消失,有的人疼痛比較輕微,能夠耐受,是不需要用藥治療的。
產后子宮收縮會持續存在,一般到產后6周,子宮能恢復到懷孕前大小。但產后宮縮痛,一般在產后1~2日內出現,持續2~3日可自然消失,這是因為子宮收縮引起的下腹部陣發性的劇烈疼痛,一般不需要處理。如果出現子宮復舊不全、宮腔內有殘留的胎盤胎膜、嚴重的感染時,陰道流血可能會增多,并且持續時間長,伴有臭味,宮縮痛持續時間也會延長。
一般情況下,產后宮縮可能是以下原因導致的:
產后宮縮,是因為在產褥期內,會導致下腹部出現陣發性的疼痛。通常發生在分娩2~3天就會自行消退。產后哺乳時,乳汁會反射性的刺激乳頭,導致子宮收縮激素的增加,從而加劇痛楚,不需要特別的藥物治療,一星期之后就會自動緩解。因此,二胎產后腹部疼痛,主要是因為產后子宮復舊引起的宮縮疼痛。如果出現劇烈的疼痛,可以通過按摩來減輕。
一般情況下,產后宮縮痛可以通過生活護理、藥物治療等方式進行改善,具體內容如下:
產后宮縮痛是指由于子宮收縮而導致的下腹部陣發性的疼痛。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產后2-3天左右,5-7天后癥狀會逐漸緩解甚至消失。大多數孕婦都能承受這樣的宮縮痛,只有很少的人會通過口服布洛芬或芬必得來治療。另外,還可以調整睡眠姿勢、坐姿、腹部的保暖和按摩來減輕疼痛。在這段時間里,他可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