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妊娠6~8周時行B超可觀察到胎芽及胎心管的搏動情況,各人排卵時間及著床時間不一樣,因此胎兒的發育速度也不一樣。
孕后要重視定期孕檢篩查的工作,胎兒達到孕周大小即可。孕后應加強營養,食用豆類食品、高蛋白食物或含維生素較多的食品有助于胎兒的健康成長。孕早期三個月內禁性生活,勿劇烈活動,否則胎兒失穩、子宮收縮易引起流產。
通常情況下,懷孕后在6-7周B超檢查時見到胎芽,7-8周可聽到清晰的胎心搏動。
對于月經規律的女性,通過末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計算,之后6-7周可通過B超觀察到胎芽。如果月經不規律,見到胎芽的時間會有所延長,可通過復查B超確診。
7-8周聽到胎心搏動表明胚胎存活,胎心搏動次數會隨孕周的增加而增加。如果胎心異常,可能有胎兒宮內窘迫的危險,要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懷孕45天左右有胎心胎芽:
胎兒的胎心最早在孕5周就可以通過儀器測出來,目前,比較普遍運用到的多普勒的高靈敏度儀器,可以在胎兒10周或者12周的時候,便可以聽到像馬蹄聲一樣的心跳。不過,也有些醫院可能采用一般的聽診器,這樣的話,就要到17-18周才能追蹤到胎兒的心跳聲,妊娠初期,由于胎兒的位置關系,即使用極精密的儀器也無法聽到胎心音。
懷孕6到7周可以查胎心胎芽。
通常情況下,孕媽查胎心胎芽是為了確保胎兒是在健康發育,如果在50天左右還沒有出現胎心,那么就說明胎兒發育不良。孕媽可以到醫院進行檢查,查明具體原因對癥治療。如果做了人工流產后,孕媽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造成嚴重的危害,同時在做完人流后要注意休息,加強營養,適當的做一些有氧運動來提高自身抵抗力。
建議孕媽人流后注意飲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懷孕一至兩個月的時候可以聽到胎心胎芽。
通常情況下,胚胎在30-40日內就會出現胎囊,40-50天就會出現胎芽,50-60天就會出現胎心,并且會出現胎心跳動。如果子宮中有一個妊娠囊腫,那么胎心跳動是一個很好的信號。妊娠前期是胎兒生長和習慣性流產的主要時期,要注意多休息,注意補充營養,合理飲食。孕期可以多吃一些葉酸片,防止出現胎兒的神經管畸形,提高抵抗力,防止感冒。
懷孕最晚8周左右有胎心胎芽,具體分析如下:
妊娠后,出現了胎心和胎芽。精子和卵子受精后,妊娠30-40天,胎囊會生成,妊娠40-50天就會出現胎芽,50-60天就會出現胎心。有些孕婦在停經5個星期左右就會出現胎芽和胎心搏動,一般在妊娠6-7個星期出現,很少有人會在8周左右出現胎心。懷孕8個星期沒有胎心,說明胎兒已經停止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