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產前檢查的內容包括以下:
首次產前檢查也就是第一次檢查,包括血常規,血型,肝功,腎功,梅毒,艾滋等。此外,還需要量血壓,量體重,也進行尿常規檢查,婦科檢查等。大概分為下面幾種:
1,抽血檢查HCG,來確認是否懷孕。
2,抽血化驗孕酮,檢查孕囊的發育情況如何。
3,做b超,明確孕囊的位置,排除是否有宮外孕的可能性。
nt是孕期產檢中的一個重要的產檢項目,是B超的一個指標,又稱頸后透明層厚度。nt一般在懷孕早期12周前后進行,通過B超測量胎兒頸后皮膚皺褶厚度。根據nt的數值大小可以判斷胎兒是否存在畸形。正常情況下,nt應該小于2.5毫米至3.0毫米,如果超過3.0毫米就認為nt增厚,需要查看其否存在結構畸形或染色體畸形。
產前檢查根據不同的孕周有不同的內容,具體分析如下:
懷孕6-8周需要做B超檢查,確定是否為宮內妊娠;懷孕12-14周需要進行生化檢查,孕婦特有圍產四項、地貧初篩等檢查;NT彩超及心電圖檢查;懷孕16-20周選用做唐氏篩查;懷孕20-24周需要胎兒系統B超檢查;懷孕30-32周軒需要復查胎兒彩超、血尿常規;懷孕32-34周:胎心監護、深化復查、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微量元素;懷孕37周后:每周進行胎心監護。
產前檢查項目如下:
1、懷孕6到24周行B超檢查,確定是否為宮內妊娠以及進行生化檢查,包括血常規、肝腎功能、尿常規等檢查。
2,30到37周:復查胎兒彩超、血尿常規以及胎心監護、深化復查、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等.以及需要進行血常規、尿常規、B超、心電圖等檢查甚至進行胎心監護。避免胎兒出現早產等情況發生。
建議孕婦在孕期注意飲食規律以及營養均衡,適當的進行補鐵補鈣,防止胎兒出現畸形。
產前檢查是指為妊娠期婦女提供一系列的醫療和護理建議和措施,目的是通過對于孕婦和胎兒的監護及早預防和發現并發癥,減少其不良影響,在此期間提供正確的檢查手段和醫學建議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圍生兒死亡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