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心臟手術腎損傷,患者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治療:
1.隨訪監測:腎損傷時,肌酐低于400μmol/L,尿量>1000mL/d時應密切監測,并禁用可能存在腎臟損害的藥物,以減少腎損傷。
2.CRRT治療:如果肌鈣大于400μmol/L,尿量小于400mL,應及時行CRRT治療,即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減輕腎臟負擔,等待腎臟恢復。一些嚴重的腎損傷可能導致腎衰竭,需要終身透析。
3.心臟手術需要體外循環輔助,對腎臟會造成一定的損傷,術中要盡量縮短體外循環的時間,術后要密切觀察尿量、腎功能變化、合理應用血管活性藥物等。
腎臟位于腎窩,腎臟很脆弱,很薄,如果受到強烈的撞擊,會造成腎臟的損害,比如肋骨斷裂,可以通過腎臟的穿刺而受到傷害。由于車禍、激烈的體育鍛煉、暴力性犯罪增多等因素,腎臟損害可能會出現,具體情況如下:
1、開放性創傷:由彈片、槍彈、刀片等利器所造成的創傷,往往伴隨著其他的胸腹等組織器官的損害,造成的傷害是非常的復雜和嚴峻的。
2、閉合性損害:直接或間接的暴力或暴力所導致,腎自身的損害,如腎積水、腎腫瘤、腎結核或腎囊性疾病等,較容易受到損害,甚至是輕度外傷也會導致腎損害,如腎穿刺、腎內泌尿手術等。
腎損傷的常見癥狀有很多,具體分析如下:
腎臟損害分為腎功能損害和腎實質損害。腎功能損害后,小便量下降,正常情況下,小便量低于800ml,同時還會出現顏面部、雙下肢浮腫等臨床表現,還有心慌、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腎實質損傷常與外傷有關,常表現為血尿,同時伴有尿頻,尿急,尿痛,腰酸背痛等臨床表現,甚至可能出現休克。
單純的腎損傷,如無嚴重的出血或休克,一般采用支持治療。包括絕對臥床至少2周,待尿液變清后可允許起床活動。但小裂傷創口的愈合需4~6周,因此劇烈活動至少應在癥狀完全消失后1個月才能進行。②鎮靜止痛和解痙劑;適量抗生素預防和抗感染,止血藥物;定時觀察血壓、脈搏、血常規、腰腹部體征和血尿進展情況。局部可冷敷。
一般情況下,腎損傷患者可進行尿沉渣顯微鏡鏡檢、尿常規和血常規檢查、腎功能檢查等手段進一步確診。具體分析如下:
1.尿沉渣顯微鏡鏡檢:此項檢查為腎損傷診斷的輔助手段,一般通過將患者尿液離心沉淀后,從顯微鏡中觀察沉淀中是否有紅細胞,從而判斷患者是否有血尿癥狀。
2.尿常規和血常規檢查:尿常規可以幫助檢查尿液中是否含有大量的紅細胞,從而判斷患者的腎臟是否受到損傷。而血常規檢查通過發現血紅蛋白與紅細胞比容進行判斷。
3.腎功能檢查:這項檢查是通過進行血清肌酐測定等,幫助醫生了解患者反應腎功能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