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腎臟損害,如果是急性損傷,基本上都是可逆的;而一旦出現了長期的傷害,大多是不可逆的。
藥品所造成的腎損害分為兩種,一種是急性腎損害,主要是因為病人在短時間內大量使用了腎毒的藥物,從而使其在短時間內出現嚴重的腎功能減退。在保持水分和電解質的均衡,并進行血液透析,可以使腎臟的機能得到較好的修復。還有一種是慢性的腎損害,如果是因為腰部的疼痛,或是身體的其他部分的痛苦,長時間的使用鎮痛的藥,會導致腎的慢性損害,導致腎的機能減退。這樣的狀況,是不能復原的,也就是不可逆轉的。
藥物引起的腎損傷是比較常見的,比如慶大霉素等抗生素具有明確的腎毒性,老年人或兒童期服用會導致腎功能下降,腎衰竭,部分患者會發展成尿毒癥,晚期甚至需要透析。另外一些腫瘤化療藥物也有腎毒性,需要密切監測腎功能。另外,碘造影劑在心臟造影和血管造影時,由于碘造影劑具有較高的粘滯性,同時又是大分子物質,很容易對腎功能造成損害。用藥后要多喝水,以激活腎功能,減少腎損傷。
有些藥物性肝損傷并沒有癥狀,停用藥物以后在一周左右即可恢復正常。而有些藥物性肝損傷即使出現癥狀,但是較為輕微,轉氨酶和膽紅素身高并不是非常顯著。這時在應用保肝降酶退黃的藥物以后,在一個月內逐漸恢復正常。
治療藥物性腎損傷藥物有糖皮質激素,具體分析如下:
腎損害主要有原發性腎臟疾病和繼發性腎臟疾病,藥物性腎損害是繼發腎臟疾病的主要原因。藥物性腎損害的治療首先要去除引起腎損害的藥物,同時還需要配合其他藥物治療。糖皮質激素是治療藥物性腎損害的主要藥物,如果藥物性腎損害比較輕,只需要對癥治療,不需要激素。如果藥物性腎損害引起的腎臟損害比較嚴重,特別是腎穿病理上出現急性腎小管壞死或大量炎細胞浸潤時,需要應用糖皮質激素。
藥物性腎損傷可能治好,但是與損壞持續時間及部位密切相關。若為甘露醇等滲透性利尿劑導致的急性腎小管損傷,經治療后多數可恢復正常。但是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或含有馬兜鈴酸的藥物引起的間質性腎損害,可能是無法完全恢復,可遺留有腎小管功能障礙,甚至腎功能衰竭。
很多藥物都可以引起藥物性肝損傷。有些藥物是由于長期或者過量服用所導致的,而有些藥物即使按照正常的劑量服用,也有可能出現藥物性肝損傷。有些藥物性肝損傷并沒有臨床癥狀,停用藥物以后有可能在一周左右即可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