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月經周期為28-30天,提前或延期一周均屬正常,正常經期持續3-7天,多數為3-5天。女性月經量的多少因人而異,一般是20~100毫升。經血過多,可能是精神過度緊張,環境改變,營養不良以及代謝紊亂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宮出血。經血長期過多會引起貧血,應查明原因,進行治療。當然,如果因為子宮,卵巢不正;蛉硇约膊,引起月經量過少,也不正常,也應及時就醫。
通常月經周期應該是在25天到35天之內,月經周期如果少于25天就屬于月經提前。一般可以在月經第三天去醫院檢查性激素六項水平,可以確定是否是激素水平變化引起的月經提前,如果是,主要是遵醫囑通過益母草顆粒、黃體酮等藥物調節激素水平,月經周期一般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時患者應該排查是否存在卵巢早衰、子宮肌瘤等疾病。
月經不調是婦科常見疾病,表現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不正常,可伴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癥狀。病因可能是器質性病變或是功能失常。其中與情緒不正常,如長期的精神壓抑、精神緊張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創傷導致月經失調為多見。
月經淤堵指的是經血不暢。可以服用烏雞白鳳丸、氣血和膠囊、益母草顆粒等藥物來治療。這些藥物任選一種,可以疏通經絡,促進血運循環,使月經順利的來潮。也可以選擇下腹部熱敷、足底穴位按摩、熱水足浴等。同時要調整飲食結構,避免過冷的食物和辛辣的食物攝入,避免飲酒。調整情緒變化,避免生氣,避免煩躁,保持平和的心態,心情的愉悅。
月經不調可以采用中醫治療,最常用的手段是中藥內服,但需要辨證分型對癥用藥,需要注意用藥時間和用藥時期。月經不調也可以配合輔助的治療,如針灸、按摩、穴位注射、敷貼等。
月經不調量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治療,具體分析如下:
女性經期不調的情況可以喝姜汁紅糖水、益母草等,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同時還可以起到溫經散寒活血的功效,可以改善經期不調的情況;也可以到醫院婦科進行艾灸,也可以口服一些調理月經的藥物來促進月經周期和月經量的恢復。此外,在來例假的時候要注意腹部的保暖,要多休息,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