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中醫針灸的方法治療痛經是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的。
中醫針灸也是治療痛經的一種好的治療方式,但是需要去專科醫院,要在專業的中醫醫師指導操作下進行治療。針灸是用針刺激穴位,以達到好的治療效果,減輕痛經癥狀。所以針灸調理一定要按療程來進行治療,不能隨意間斷,否則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針灸以后也要注意預防針孔感染,還要注意保暖,多喝熱水,不吃冰冷辛辣的食物。
針炙是治標不治本的。痛經在中醫角度講多為氣滯血瘀、寒濕凝滯、素體虛弱、肝腎虧損等。針灸只起到輔助性的治療、不要太擔心了、痛經是正常的、痛經者平時飲食應多樣化,不可偏食,應經常食用些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薺菜、蘿卜、橘子、生姜等、保持情緒穩定:長期焦慮不安、緊張等,都會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影響丘腦下部、進而影響卵巢功能,導致痛經。
通常情況下,痛經可以針灸三陰交、中極、足三里等穴位。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痛經有實證,有虛證,腹痛多在經前或經期出現,疼痛劇烈,拒按,經色紫紅或紫黑,有血塊,血塊下后疼痛緩解,為實證。針灸時可選取三陰交,中極,次髎;如果患者經前伴有乳房脹痛,舌質暗有瘀斑的屬于氣滯血瘀型,可在上述穴位基礎上加太沖;腹痛有冷感,得溫熱疼痛緩解的患者為寒濕凝滯型,可加歸來,地機。腹痛多在經后,小腹綿綿作痛,少腹柔軟喜按,經色淡,量少,為虛證,治療以調補氣血,溫養沖任為主,可取三陰交,足三里,血海;若患者伴有面色蒼白,倦怠無力,頭暈眼花,為氣血不足型,可加脾俞,胃俞;伴有腰酸膝軟,夜寐不寧,頭暈耳鳴,舌紅,少苔者,為肝腎不足型,可加太溪,肝俞,腎俞。
痛經針灸的穴位有中極,三陰交,氣海,足三里,腹脹可以加上天樞,肝郁氣滯加上太沖,胸悶加上內關,氣血不足可以加上脾俞,頭暈可以加上百會,懸鐘。痛經以青年婦女為多見,是在月經前后和月經中發生的小腹疼痛,嚴重者甚至劇痛昏厥。造成痛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情志不舒,肝郁氣結,或者是經期受寒吃冷飲,導致的氣血不暢,還有先天體質虛弱,肝腎不足等。
痛經的辨證治則針灸處方有氣滯血瘀,針灸處方為三陰交,刺太沖、血海、足三里、陽陵泉。腎氣虧虛。針灸處方是足三里,三陰交,太溪穴腎俞穴。氣血虛弱,針灸處方是三陰交,足三里,氣海穴,脾俞穴,胃俞穴。寒凝血瘀,針灸處方為終極刺療三陰交,歸來穴。
婦炎消膠囊可以治療痛經。
婦炎消膠囊屬于中藥制劑,由酢漿草、敗醬草、大黃、牡丹皮、蒼術等藥材制成,其藥物成分有較強的抗炎止痛作用,對緩解經期疼痛有較好效果。婦炎消膠囊可以清熱解毒、行氣化瘀、除濕止帶,整體調理身體,使氣血運行順暢,從根本上改善痛經。婦炎消膠囊經期可以使用,是比較方便的。
由于個體差異,需在醫師指導下服藥。日常避免進食生冷、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