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齡嬰兒出現腹瀉癥狀,這可能與輔食添加不當,或者孩子對配方奶粉不適應有關。是一種胃腸功能紊亂引起的消化不良表現,需注意輔食添加,如果腹瀉嚴重,需口服藥物防止脫水治療。嬰兒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會加重胃腸負擔,需積極治療。
八個多月的寶寶,如果出現了消化不良拉肚子的問題,建議不要再吃輔食,可以選擇喝母乳或是奶粉。添加輔助食品時,只能添加米粉、米糊、白湯、面條、饅頭、面包、餅干等食物,盡量避免吃牛奶、水果、雞蛋、魚蝦等。由于這些食品對寶寶的消化和吸收不利,會導致寶寶腸胃的負荷增加,從而導致腹瀉的情況更加嚴重。其次,要讓寶寶做好肚子的保暖工作,因為肚子受寒會導致腸胃不好。因此要加強對孩子的保護,避免孩子的肚子著涼。
嬰幼兒出現消化不良、腹瀉的情況,可以適當的調節飲食,盡量不要吃油膩、生冷的食物,可以吃一些像菜粥,面條,米粉,炒面等。可以選擇去乳糖的奶粉,也可以選擇水解蛋白的。母乳喂養的媽媽要吃清淡的食物,避免油膩、生冷、辛辣的食物,還可以通過服用媽咪愛等益生菌來改善消化不良、腹脹等。還可以服用補液鹽,預防脫水,補充體內流失的電解質,同時也能起到止瀉的效果。
寶寶消化不良引起的拉肚子,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通過服用藥物,并配合飲食調理共同改善。
寶寶有消化不良拉肚子的情況,家長通常會認為是寶寶的腸道功能出現了問題,于是便開始走向調理菌群平衡的道路。雖然腸道菌群失衡也是導致消化不良的一個誘因,但造成這一癥狀反復經常發生的根源其實在脾。脾是人體營養吸收運化的重要器官,如果脾虛,則營養運不出去,食物進不來,孩子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表現為不愛吃飯、大便糖稀等問題。因此在用藥方面,家長需選用一些能夠幫助寶寶健脾的藥物,例如薏芽健脾凝膠,該藥是由七種藥食同源的成分組方制成的中成藥,其藥效溫平,具有健脾益胃,化濕消滯的功效,果泥口感,寶寶的接受度高,可較為顯著的改善因消化不良所致的拉肚子等癥狀。
嬰兒消化不良是嬰幼兒夏季最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主要癥狀為拉綠色糞便,常伴有發燒、腹脹、嘔吐、不吃奶、及哭叫不安等現象。一旦嬰兒出現消化不良癥狀,首先要調配好飲食,限制進食的數量,多喝白開水,由于消化不良導致的腹瀉會逐漸改善,如果腹瀉程度較重,出現了脫水的情況,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中醫方面可以采用捏脊的方法。
寶寶拉肚子,并且有消化不良發熱,應該是急性胃腸炎。腹瀉導致的脫水和電解質功能紊亂,所以會引起腿軟,沒有力氣的,應該及時要補充水分,補充電解質,到醫院進行輸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