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皮疹一般是指脂溢性皮炎或濕疹。脂溢性皮炎好發于頭面部等皮脂溢出部位,濕疹可發生于頭面,軀干,四肢等處。有時皮疹會有糜爛滲出的情況,需要用生理鹽水濕敷,將四層無菌紗布用生理鹽水浸濕后外敷于患處,一天2次,每次10分鐘。待皮疹干燥后,再外涂藥膏。平時注意避免過熱,避免搔抓刺激。
出現皮疹多見于過敏,濕疹等疾病引起,注意是否有搔癢等癥狀,可以根據病情使用百寶霜,專用藥物軟膏等藥物治療,也可以到正規醫院皮膚科檢查一下,根據病情病因采取治療。平時要注意皮膚衛生,不要接觸其他異常物質,不要吃辛辣的食物。
濕熱蘊結皮膚、汗出不透徹引起的。幼兒新陳代謝旺盛,分泌物較多,要注意清潔皮膚,使汗出透徹。薄荷水可清涼止癢,使用薄荷水外洗。也考慮免疫力下降所致的毛囊炎,建議加用抗生素治療,與寶寶過敏有關。母乳媽媽需要飲食清淡,不吃容易過敏的食物,給寶寶做好皮膚護理,涂抹可潤軟膏,積極治療。
皮疹是一類皮膚病變的表現,包括皮膚顏色的改變、局部皮膚表面隆起的改變以及水泡等癥狀表現,一般還會伴有明顯的瘙癢不適癥狀,部分病人也會沒有瘙癢等不適癥狀。根據不同的表現皮疹可以分為多個種類,比如斑疹、丘疹、斑丘疹、結節、水皰、鱗屑等,不同類型的皮疹表現提示不同的皮膚疾病發生。
皮疹可能是毛囊炎、體癬等疾病引起的,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方式改善。
1.毛囊炎:毛囊受細菌感染后產生炎癥,可能會刺激毛囊、皮膚,出現皮疹現象,同時可能會伴隨出現膿皰、疼痛等癥狀。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頭孢呋辛酯片、頭孢克肟膠囊等抗生素藥物,可以殺滅細菌,減輕感染癥狀。同時,配合遠紅外線、超短波等方式,能夠起到促進感染消退的作用。
2.體癬:真菌感染皮膚產生炎癥,可能會出現皮疹現象,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會出現皮膚瘙癢、鱗屑等癥狀。遵醫囑涂抹聯苯芐唑乳膏、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等抗真菌藥物,能夠緩解真菌感染引起的皮疹、皮膚瘙癢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