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必須依賴奶睡、抱睡、搖睡、噓拍等的哄睡方式才能入睡,這種依賴類似于成人失眠后長期服用藥物入睡而產生的依賴,但寶寶的表現又不同于成人,如果不被哄睡,孩子們會以哭鬧表示抗議。在寶寶身上常常還伴隨著各種哄睡方式的“失靈”,一種哄睡方式通常不會長時間奏效,可能沒多久就不好使了,這樣的時候,寶寶雖然非常疲倦,但情緒卻會越來越亢奮,從而導致無法入睡的情況進一步惡化。
嬰兒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很多,一個是環境的關系,太過吵雜,有些寶寶比較敏感或是情緒易高張,也有可能是來自于饑餓、尿布濕等基本需求。嬰兒房的溫度和濕度也有一些原因,家長的一些動作也會打擾到寶寶的休息。
睡覺時而發牢騷,這是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睡眠障礙常見于老年人群。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入睡困難,老年人睡眠潛伏期延長,入睡時間較長者往往需30多分鐘,甚至更長時間才會進入夢鄉。
2、不可酣睡,老年人睡眠周期淺睡眠占比上升,深睡眠所占比例下降,對外部刺激敏感程度提高,外界稍有刺激或響動,就能把老年人吵醒。
3、醒得早,具體表現為早上醒來時間較之前早,醒后不能再睡。
4、夢多,夢了一晚上。
5、睡眠時間減少,睡不好,一夜累計睡眠時間顯著少于普通睡眠時間,一般組別在5小時以內。
兒童睡眠障礙的類型主要包括:睡行癥:發病率為1%-15%,睡行癥一般在入睡15-120分鐘內出現,會下床行走并完成簡單活動,且醒后對所出現的睡行癥無印象,多數是由于在12歲前腦發育不完善導致;2夜驚癥:多發于4-7歲男性患兒,在發作期間會呼喊,醒后出現部分遺忘;夢魘:夢境比較可怕,嚴重者可能出現幻覺,醒后意識較為清楚。
一般的腦癱患兒是比較難以恢復的,肢體活動障礙,言語表現能的欠缺,社交能和生活技能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睡眠障礙的出現,可能也僅僅是一個暫時的現象,是身體恢復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波折。可能是病人的精神壓比較的大,而平時交流和溝通還是有些欠缺,病人的內心比較的緊張,這是導致睡眠質量下降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