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險起見,除8歲以下兒童的單個腸息肉可觀察1年外,8歲以上兒童的單發性息肉和8歲以下兒童的多發性息肉應在診斷明確后全部切除。8歲以下兒童的單個腸息肉在一年的觀察期間不消失者,亦應切除。因此,凡有不明原因的腸出血的兒童應到醫院查明原因,如進行乙狀結腸鏡,鋇灌腸等檢查,并及時予以處理,以免后患。
兒童直腸息肉可以看肛腸科、消化內科等。
小兒直腸息肉的發病率一般不高,臨床上主要是由于排便時有息肉隨著排便排出而被發現,大部分時候都可以退回到肛門內。如果息肉比較嚴重,也會出現在肛門口外。小兒直腸息肉,一般不會有太高的惡性,一般都會選擇外科切除,當然,可以通過內鏡下的套扎、結扎、燒灼等方式進行,當然,切除后再做病理檢查,這樣比較安全。
兒童直腸息肉與肛裂區別:小兒息肉與肛裂最大的區別是肛裂通常是由糞便干燥和便秘引起的。肛裂發生時,肛裂更痛。隨后的每一次大便都伴隨著疼痛和出血。直腸息肉無痛,血粘大便或大便后滴血,大便后無疼痛。在日常飲食習慣上,多喝溫水、清淡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
如果有直腸息肉,一定要選擇手術治療,切除掉。因為直腸息肉是長在直腸黏膜上的一種良性贅生物,一般都是良性腫瘤,但是可怕之處在于有一定的癌變傾向,這種息肉留在身上是一種隱患。
小兒的直腸息肉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癥狀:便血,很多患兒是因為出現便血以后到醫院檢查才發現直腸息肉,出現便血一般量還是較少,可能剛開始的時候就是手紙在擦屁股的時候,發現手紙上面帶點血,或者是糞便的表面有一點點血跡,有時候出血多也可以出現滴血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