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的寶寶,男孩的頭圍為41.3~46.5cm,平均頭圍是43.9cm。女生的頭圍為40.4~45.2cm,平均為42.8cm。
頭圍太大或者太小都會造成問題。兒童頭部較小,有可能是智力發育受限,身體素質差,甚至會出現痙攣等癥狀。如果出現頭圍較大的情況,也有可能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比如出現了腦積水。總之,有必要對嬰兒的頭圍進行測量,如果出現問題,要及時就醫,避免影響到寶寶的健康發育。
懷孕腹圍標準在不同時期,數值是不一樣的,所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
孕期不同,腹部的維度也會不同。比如孕婦14周的時候,腹部的尺寸是10厘米左右的;第21周為17cm,第24周為20.5cm,32周為28.5cm。在孕期的各個階段,都會出現胎兒的尺寸和生長情況。一般的標準是:雙頂直徑和股骨長度。孕婦要做到營養平衡,一天要吃兩個蘋果,兩個胡桃,兩包牛奶。
剛出生的新生兒頭圍在34厘米左右,以后每個月增長的速度有可能會有所不同,一般三個月的時候,頭圍在40厘米左右,一歲的時候頭圍在46厘米左右,兩歲的時候頭圍在48厘米左右,每個孩子會有一定的差別,如果頭圍偏差不會很大,而且生長發育都是在正常范圍之內的話,是不要緊的。
正常足月出生的新生兒頭圍平均33到34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前三個月頭圍增長和后九個月頭圍增長值大至相等,就是說一歲的寶寶頭圍大約是46厘米。第二年增長兩厘米,兩歲的寶寶頭圍是48厘米;五歲的寶寶頭圍大約是50厘米。兩歲之內測量頭圍是有價值的,當然頭圍的大小和父母的頭圍也有關系。頭圍過小會引起腦發育不良;頭圍增加過快要排除佝僂病和腦積水。
兒童頭圍的生長標準因年齡段而異。
頭圍是由額弓上緣、枕骨結節的兩側對稱圍繞頭部一圈而形成的。新生兒的頭部尺寸普遍偏大,一般33-34cm;第一年的頭三個月的頭寬增加與后九個月的頭圍生長數值(6cm)相當,即1周歲時的頭圍大約為46cm;出生第二周歲時,頭圍生長較慢,大約2cm左右,2歲時的頭圍為48cm;2-15周歲的兒童頭圍平均只有6-7cm,因此,兒童的頭圍生長的范圍因年齡段而異。如果孩子的生長情況、營養狀況、遺傳因素等因素都是不一樣的,那么就可以通過上面的方程式來推斷孩子的頭圍。如果孩子的頭部圍太小或者太大,有可能是大腦發育不良或者是腦部水腫。
正常足月剛出生的新生兒平均頭圍是34厘米,前三個月是生長發育最快的一段時間,特別是頭圍的增長。生后第一年頭圍增長大約12厘米,前三個月和后九個月增長值大致相等,分別增長六厘米。也就是說新生兒期(生后28天)大約平均每周增長0.5厘米,如果按出生時平均頭圍34厘米計算,新生兒滿月時,頭圍大約是36厘米。